人感觉现世的生活受到很多限制,不够圆满,而且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比如坏人享乐,好人受苦。因此对现世的生活并不满意。人在现世就希望与天主来往,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并在来生进入圆满的境界。
教宗将慈悲在数不胜数的行动中具体地表达出来,以父亲情怀关爱那些在全世界许多存在边缘生活的弱小者、穷人、受苦者和遭受排斥者。
他们甚至牺牲自己,去做人质,为的是接近穷人,与被边缘化和被社会排斥的人同在,安慰他们,与他们一起受苦。教宗最後说,我们受派遣的使命是向这些弱小者宣布上主的恩慈之年。
为了能把上主的探望带给那些在肉体和精神上受苦的人,我们必须培养信德。这信德源自聆听天主圣言,寻找与耶稣的深切共融。
他说:这次访问的确是一个最美好的时机,它能向世界,尤其是亚美尼亚人民显示教宗接近这个受苦的民族,他把亚美尼亚人民的百年痛苦放在心上。他会藉着这个机会说:‘我同你们在一起。
愿你们从他们那里得到启发,让他们朴质的生活、他们的价值观、他们关怀与分享的意识、他们在艰困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他们与受苦的基督的经历引领你们。祂是唯一的上主和救主。
此外,米格斯神父也热爱科学:他研究出12剂药方,受市政府的委托去检验饮用水,并成立了米格斯工坊,以「服务受苦的人群」。米格斯神父於1925年蒙主恩召,他的科学精神与谦卑态度流芳百世。
其实许多人不想要孩子是出于自私,对天主不够信赖,所以才有不好的想法,少生孩子怕受苦。舅舅最后一次和我说话是在去年,内容还是儿女的婚姻,现在才知道,舅舅当时特别挂念最小的女儿,如今小女儿也结婚半年多了。
在我们眼前,我们有隐藏的耶稣,但祂临在圣体内,就如祂临在於我们生病和受苦的兄弟姐妹的伤痛中那样。
我们应竭力促使各地政府和国际社会「达成更好的协定,增进许多人的益处,尤其是那些在地球上最脆弱的地方,诸如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某些地区受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