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走出家门,走向约旦河受洗的时候,天父已经看着他一步步走向哥耳哥达,天父忍不住从云层里深情而痛心的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从他”(光明一端)。
,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是教友还是教外人,开口就是讲天主,讲救灵魂,讲人生在世的目的……她那沁人肺腑的话语,犹如一团火燃烧着,使冷淡多年的教友很快脱离迷津,重新振作起来;使许多外教人,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受洗入教
我又说,以后该听妈妈的话,赶快到教堂受洗,他痛快而认真地答应了。
显而易见,教友这一称呼在特殊的背景下形成的,是传教士称呼受洗奉教之人,以及奉教之人彼此的称呼。总之,这个传统历经数百年,传承至今。
在他们受洗的那一刻,我凝望着马槽里的小圣婴又一次掉下了感恩的泪。这对母子的信心真让人感动,因为这份信德,让寒冷的冬日格外的温暖……
他这一番话,让人想起耶稣在约旦河受洗,四十日在荒野受魔鬼试探后,在加里肋亚传道。他在海边行走,看到伯多禄兄弟两人在海里撒网。耶稣对他们说:“来跟随我,我要使你们成为渔人的渔夫。”
枢机继续说:我们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受洗。我们沉浸在这些关系中,因为天主的三个位格也是我们生命的标记。这是现实,而不是梦想。
天主不再隐藏自己,而是启示自身,一如祂在东方三贤士前彰显自己,在约旦河受洗,在加纳婚宴上变水为酒。圣子耶稣启示了天父,祈祷便是与慈眉善目的天主建立关系。教宗强调,「这是基督徒祈祷的首要特色。
因为如果天主的子民都是祭司,如果唯一的司祭是基督,那么唯一的司祭基督与那些领受圣秩圣事的公务司祭职,以及与所有受洗的信友的普通司祭职有什么关联呢?
第三站探望的是位热心老教友的丈夫,其本人瘫痪在床,虽知道一些教会历史但并没有受洗,神父为他和他的家人做了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