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缺乏信仰培育,对婚姻结合、不可拆散性以及圣事尊严的误解左右了婚姻意愿时,它们才会损害到婚姻同意(参:教会法典1055条)。正因为如此,对婚姻圣事性的误解必须受到极为慎重的评估。
如果我们对自己所宣讲的福音缺乏热情,我们的话怎能令人信服?如果我们对耶稣没有怀着无尽的爱,怎能履行祂所托付的使命?坎塔拉梅萨神父在四旬期第三场默想中谈到福传,以及圣神在福传使命中的重要作用。
当我们缺乏对他人的慈悲时,天主的慈悲将无法在我们封闭的心中找到空间,根本进不去。若我们不向穷人打开心门,天主的心门也会对我们关闭。这实在太可怕了!教宗然後谈到怜悯穷人与悔改的关系。
我们之所以悲伤,是因为我们在与他人的重要关系中感到缺乏爱和背叛。教宗说:自我封闭的诱惑十分强烈,我们很可能会失去生命提供的机会,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爱!
教宗说,答案不是这个,而是因为我们的判断缺乏慈悲。天主判断人时,是以慈悲判断人。
倘若教会缺乏胆量和创意,圣召牧灵就不会结出硕果。因此,教会必须摆脱僵化和经常跟不上时代的标准化公式。
上主要求我们警醒的呼声在这将临期内高声回荡,我们蒙召警惕自恋的危险,「因为缺乏这份警觉心,真正的圣召之路就不可能存在」。归属感的另一层涵义在於「懂得建立关系」。
这种缺乏宗教价值观的情况必然影响到婚姻同意的决定,以致请求婚姻圣事者的信仰经验各有所异:有的积极参与堂区生活,有的宗教情愫平淡,有的却远离了信仰。
关於司铎应成为耶稣的朋友,教宗解释说:这意味着司铎应沉浸在祈祷中,这样才能避免在施行圣事时偶尔也会出现苛刻和缺乏理解的情况。若我们慷慨地运用耶稣的慈悲,祂一定很高兴。
「我们反倒应该害怕一种缺乏挑战的信德,一种自以为完整、一无所缺的信德:我不需要其它事物,一切都已完成了。这种信德平淡得一无是处,它才是我们该害怕的。它自以为完整无缺,彷佛一切都说完了、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