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当天的要理讲授中阐释了天主十诫第五诫不可杀人的意义,指出以保护其它权利的名义甚至允许杀害母胎中的生命,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观念。
1989年,31岁的我患上了肺结核,住院后偏偏又查出这时怀了孕。打针和吃药对胎儿的影响是极大的,会造成残疾,再说我的病还可能传给孩子。当时我的病情很糟,妇产大夫建议先治病。
教宗指出,教会被召叫给她的子女传播上主的喜悦,一份能给予真正和平的喜悦。 和平与喜悦是教宗方济各当天弥撒讲道的中心思想。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关于在今日世界宣讲福音的宗座劝谕《福音的喜乐》受到了世界基督教协会(WCC)的关注和赞赏。该协会称劝谕为一份有分量和令人振奋的文件。
福音的重点,不是要突显天主独生子的死亡比其他人痛苦——痛苦是不能比较的——而是要展示出耶稣非凡生命的最终意义。耶稣的一生是完全的自我奉献,是派遣祂的天主圣父,给世人的一份礼物。
他们激励我们在任何境况中都与上主同在,拥抱祂的十字架,信靠祂,因为基督的临在鞭策我们即使在逆境中仍然不知疲倦地活出祂的讯息,也就是爱、修和与宽恕的讯息。
24.有了很强的历史证据,加上千千万万基督徒的见证,也不能说服我。因为我要亲自去体验、证实我可以与上主建立的个人关系。那么,我需要的是怎样的证据呢?
同时在醒目位置放着《圣经》和《牧灵圣经》———使我们家人一看到它,便会想到圣经是我们生活、工作中的指路明灯。诊室是我们一家人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我们愿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体现出基督爱的精神。
教宗表示,他们的会晤围绕着《托拉》,围绕着上主的恩典、祂的启示和话语。《托拉》彰显出上主发自肺腑和父亲的爱,用祂的话语和具体举动书写而成,因此是爱的盟约。正是这盟约一词使我们产生共鸣。
念经前,他省思了当天主日福音的内容(玛十一25-30)。教宗把当天的福音章节分为三部分来加以阐述。首先,耶稣称谢天父,因为祂将天国的奥秘、祂的真理启示给贫困者和纯朴的人,而瞒住了“智慧和明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