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圣马尔谷情有独钟,记得在上海佘山修院读书时,跟随美国圣母大学毕业的马百龄老师学习过《马尔谷福音》后,暑假回到家里,就在自己的家里办了一个小小的圣经学习班,主要是小学快毕业的我的妹妹利君、西会及邻居家的卢会丽等几位孩子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1月6日,后成为首批国籍主教之一的胡若山入嘉兴文生修院,得到刘克明神父批准后入遣使会,1908年11月7日发圣愿,1909年6月5日在嘉兴晋铎。
从大博尔山山脚下驱车不到二十分钟我们便来到纳因城,令朝圣者大失所望,城已经面目全非了,分明是一座又脏又穷的小村落。一座破旧的天主教小教堂的对面就是该村的清真寺。
主耶稣曾多次告诫我们说:如果你们有像芥子那么大的信德,你们向这座山说:从这边移到那边去!它必会移过去的。
踏上飞奔的汽车,领略着大自然的风光,呼吸着新鲜空气,高唱着优美的歌,朝着板寺山进发。从来没有过的平静,内心那么的充实,没有丝毫邪念,好像自己早已忘记时间,被一切陶醉了。“哎,下车。”
圣艾智德西安团体于5月2日赴渭南教区朝圣,朝拜牛峪十字山、参观主教府总堂、拜谒方主教墓地,通过一天紧张又喜乐的朝圣,大家满获天主的恩宠与慈悲。
我想起了我在一座山寺中见过的一位老人。
本次培训学习邀请青岛教区在慕尼黑大学获得《系统神学》博士的陈宾山神父为大家授课。
教友欢庆圣神降临瞻礼唱经班团员深情歌咏歌教区方建平主教和付六品及辅祭队伍在乐队伴奏声中从主教府经圣母山游行至教堂南大门进入教堂,开始大礼弥撒。
我看了单枢机的这篇文章(‘掏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这是我有生以来,没有看过比这个更好的讲道(文章)了!可惜这是最后一次,以后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