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说:你们也应该这样对待牧人:一直敲他们的门,敲他们的心,好使他们给予你们训导、恩宠和引导的奶。教宗说:我请你们,去缠扰牧人,打扰牧人,打扰我们所有牧人,好让我们给你们恩宠、训导和引导的奶。
教宗说:教会要努力成为希望的场所:制定一些培育和提高意识的计划;为保护移民权利而高声疾呼;提供救助,包括物质性的帮助,不排斥,使每个人都得到天主子女的对待。
基督信仰教育要求的是耐心陪伴,懂得等候每个人的时辰,就像上主对待我们那样:上主有耐心,祂对我们有耐心!耐心是真正爱人的唯一途径,使人与上主建立诚恳的关系。教宗强调的最后一个支柱是共融。
他强调,欧洲是一个多民族的家庭,受召关心每个民族和每个人的脆弱,为使人享有尊严而奋斗,把人当人对待,而非作为经济物品。教宗指出,欧洲若能重新发现自己的精髓,就能成为全人类的宝贵参照点。
他说:「我们设想一下,若我们每个人从这一刻起认真、慷慨地对待自己与天主和自己与近人的关系;若我们以温柔慈祥的眼神注视他人,尤其是最急需的人,一如天主垂顾我们、等待我们、宽恕我们那样;若我们在谦虚中找到我们的力量和宝藏
教会不可以也不愿意遵从一种以不耐烦,更别说以冷漠或轻视的态度对待年老。老年人的身体都比较虚弱。但是有些人尤为脆弱,许多人孤独无依,身患疾病。有些人离不开他人的护理和关切。
而非犹如对待敌人一般评击艺术家,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并向他们讲述我们作为基督徒的故事。他补充道:目前正为此必要的参与提供了良机,当几个高调的圣经项目如火如荼上演。
留意不是有时我们对待上主或其他人的那种心不在焉的态度,即我们听见对方的话,却没有真正听进去。教宗谈到圣母玛利亚留意天主的声音,知道接纳事件的深刻含义。教宗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该如此。
主能拯救他人,他对待我们就像父亲---在我们临终的时候---在天国的是我们的祖先,教宗说。 诸圣节上的读经从默示录的第七节开始,描述了一个来自于不同种族的大量的人在上主前的景象。
问:以仁爱及温和的态度对待受伤者,并邀请大家反思诸如离婚再婚等棘手问题,这是一个问题重重的牧灵主题。 答:是的,存在诸多问题,也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