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5:32)在我们堂口辖区内有一名姓应的妇人,她1972年出生,在她短暂的人生中曾经历了三次婚姻,无一长久,姘居的不计其数,吸毒、卖淫、偷盗、赌博、诈骗几乎是她生活的全部。
主耶稣选择降生在最普通的地方和家庭中,祂拒绝那些企图拥戴自己“做王”的人,时刻提醒人回归天父才是人生。
(咏71:5-6)是的,将希望根植在耶稣基督内,即使人生之路千回百转,我们也不会放弃追求的脚步;即使历经失败,我们也会重新调整人生的坐标,再次上路。人生不能无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当中。
在经历人生的大灾大难之时,每次都是主在圣神的运作下助佑我,是我平安喜乐自由。由此,想写下一些经历,与主内同仁分享,并为主作证。儿时的召唤大概十岁时,学校老师带领我们到地里拾麦穗。
我们也注意到神父没有局限于照本宣科式地读读经文,而是面向参礼群众,作了一次关于人生终向的布道宣讲,特定的场合配上适宜的题材让宣讲有的放矢、生动有力、触及灵魂。
我儿时的信仰总是和姥爷连在一起。八十年代,我第一次走进保定教堂,念圣教日课时,信、望、爱三段经虽然过去了数十年却一点没忘。当时我想不起什么时候学的?
对信仰不了解,没概念。见到神父修女也逃得远远的,因为害怕……现在的我,大学马上就毕业了。
曾听人说:人生就好比一条道路,这条路或长、或短,或充满希望、神奇,或充满艰难险阻,或平坦广阔,或沟沟坎坎。
临涣,是我信仰旅途中重要的一站,因为在那里我再次更新了自己,找寻到信仰岔路上的出口。念念不忘的徐楼现在依然记得第一次到临涣镇徐楼村的情形,更记得第一次看到村中小教堂时心中的那种疼痛与纠结。
有人也说:人生的财富,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货币,拥有多少不动产;而在于你帮助了多少人,支持了多少人,影响了多少人,在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有多少人怀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