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耳说:“和谐性只能感受,不能把握,如果我们试图把握它,它就会按照自己的本性而从我们的手指缝里溜走。”
他自来中国以后所尝到的痛苦,可以说不亚于一位殉道者所尝到的致命感受。”
这位朋友我们看不见,却感受得到。这位朋友终有一天将与我们在天上一起享受永久福乐。教宗说:我们需要聆听他,尊重他。聆听和尊重这位旅伴叫做顺从。基督徒应该顺从圣神;顺从圣神应当从顺从这位旅伴的规劝开始。
在聆听圣言、虔诚祈祷后的分享中,很多教友热情洋溢的介绍了他们参与治愈祈祷的感受。
此次朝圣他们感受最深的是信德能治病救人。出发的当天清晨,潘大姐跌倒在商场的手扶电梯上,两处骨折。经医生简单治疗后,她确信天主不会抛弃她,执意踏上征途。
他表示,今后要到举行宗教仪式的教堂中去看看,去感受、去了解。一位来自三原的执事在采访中谈到:我在景区门口远远望见山梁上这座与众不同的建筑物就确定那是一座教堂。
那麽,我们要如何感受慈悲呢?教宗答道,首先慈悲是一份恩宠,必须祈求上主赐予慈悲之恩。「然而,获享慈悲的唯一道路是透过自己的罪,我们要明认已罪,并蒙受上主的宽恕。这是慈悲的回程起点。
通过反思感受、个性认知、自我突破等方式,寻找新的沟通途径——写情书。在这个环节上夫妇们完全打开了心结,在每次课程的命题中,认真书写情书并且用心对话,开启彼此封闭多年的心门。
有几点个人感受同大家分享:第一点是感恩。
一天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每位学员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有一姐妹分享说,是天主给我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做文字福传,是我的荣幸,虽然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相信天主自会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