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我一直持反对意见:玛利亚•玛达肋纳也是一位在救恩史上有深远意义的人:她不仅在十字苦路上,也在耶稣进入坟墓以及复活时,在耶稣身边。
耶稣藉着祂的死亡和复活,使逾越的意义达致圆满,弥撒正是为纪念祂的逾越。弥撒不仅是一个回忆。不,它的意义更为深刻,是重现2000年前发生的事。
圣史路加记载,复活主基督在最后晚餐厅与宗徒们再次相会;为了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鬼魂、而是拥有躯体和灵魂的人,基督便在他们面前吃了一片烤鱼。
复活节是整个教会礼仪年的中心和高峰,无论是斋期的开始,还是复活节后的耶稣升天、圣神降临等庆节,都是以复活节为准往前或往后推算出来的,所以它们和复活节一样,都是一种“变动”的节日。
宗13:14,43-52;咏100:1-5;默7:9,14-17;若10:27-30主耶稣的复活就像一股充满活力的泉源涌向整个人间,激活每一条生命的小溪湖泊,在不断更新着人们的生命和使命。
教宗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讲解宗徒们看到复活的基督的经验,他们不能不为他们的非凡经验作见证。教宗说,即使在今天,所有基督徒都受召成为看见、记得、讲述的见证人。
问:2011年5月1日教宗主持了盛大的册封若望保禄二世为真福典礼…………答:2011年最初的几个月受到这众人期待的重要事件的激动,因为整个教会都动员了起来
新司铎丁达和阮泰贤皆为越南籍的耀汉会士,均生于一九七四年、一九九六年望会。在越南多玛斯神学院毕业后来台,两人用流畅中文宣告的声声“我愿意”让全场惊喜不已。
读经:宗五27-32,40-41、默五11-14、福音:若廿一1-19在今天福音十分具象征性的故事里,我们看到复活的主指导教会,把各民族,各语言的人都引进教会的令人鼓舞的美景。
如刚刚为若望二十三世和若望·保禄二世举行封圣礼时,朝圣人流挤满了罗马大大小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