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后表示,“这也是今天要求上主的门徒”所秉持的一种“温良、随和、尊重、节制和不张扬的态度”,他们却经常自我炫耀。“趾高气扬的人不是好门徒。好门徒是谦卑、温良的人,行善却不让人看到。
接着,圣座国务卿仔细分析了当前福传使命的现况,强调务必要改变思考模式和固有态度,因为「我们今天不再是唯一创造文化的主体,既不位居首位,也不再广受聆听」。
“如果我们不改变态度,我们就会重蹈覆辙”。主教邀请军事领导人持守诺言,“确保恢复民主,尤其让国家新的领导班子将人民放在首位,为国家的安全面对必要的挑战”。
若是考虑到环境遭到破坏和气候改变的危险,这种态度就更为重要。因此,两个机构的主席邀请基督徒在保护地球禧年的标记下庆祝今年的受造界时期。
教宗在他的省思中,也提到有关规劝弟兄的态度,就是怀著基督的爱去规劝。对一个有过失的弟兄,耶稣建议的第一个规劝步骤是,谨慎地去找他,不是去判断而是帮助他。
主教表示,为此,他们应当受到认可和称赞,不仅是因为他们在极端忙碌的情况下尽忠职守,也因为他们应对这非凡挑战的态度:他们把这挑战视为一项天职,而非不得已而为之。
这些问题“带来对后代的道德责任,因为我们回应这些问题的态度有多严肃,将塑造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世界”。教宗也强调了外交工作在发展“能够应对人类大家庭面临的这些道德挑战的全球共识”中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知,态度确实有所改变。我不知道要如何解读这一点。」马蒂内利修女接着指出,「和平的道路依然漫长又艰辛。并非所有人都走上这条道路,并非所有人都明白这条道路的重要性。
福音中这位富有的人的态度体现了他的宗教情愫,他将宗教视为一种义务,就是为获得救恩该作什么。教宗解释道,人与天主不存在一种“必须做才能获得”仪式的商业关系,而是一个“自由和爱的问题”。
秉持着基督徒脚踏实地的态度,罗马主教提醒我们,抛开身份、头衔和服饰不谈,「我们每个人都是需要得到治愈的癞病人」。每个人,从高层到基层,不论肩负何种职务,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