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能解决心灵贫困,解决良心、道德,对生命的尊重,宣扬大爱,为所有人奉献爱的行动。这些问题的解决为社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文化、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贫困问题的解决。
如果我们要建设一个和谐共处的社会,必须要教育我们的儿童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文化和种族并尊重人是天主的肖像。」萨科总主教结论说:「摧毁这一和谐共处,摧毁的不只是和平,而是生命本身。」
关于各堂区当前如何推动福传工作,主教语重心长地阐述了三点:1、司铎首先应当是一个热爱祈祷的人,祈祷当贯穿在司铎的整个生命与工作中;2、教友与神父及修女在堂区牧灵与福传工作上应彼此合作、互相尊重、理解包容
——记吴桥堂区会长张书杰若望一书三章十八节这样训导我们:“爱不是只用言语,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动和事实。”在河北沧州教区吴桥堂区,提起老会长张书杰,教友们无不称赞
唯有天主能以祂的爱填满这些空洞,这些深渊,令我们不至沉没,却能继续一同迈向自由与生命的福地。
这些环境挑战与已提出的「合作夥伴的对话主题」相符合,它们的核心都是「尊重原则」,即「尊重受造界、尊重公益、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尊重人人应得的正义」。
日月的轮回生命的宝贵暂短,人们从电视屏幕中看到武而文神父虽然年迈多病,但仍神采奕奕,坚心定志;从高音喇叭中传出的弥撒诵经,朗朗有声。
事实上,记忆是我们身份面貌的一个重要部分,凭着记忆我们纪念过去许多人为忠于天主和自己的祖国而献出生命。宽恕意味着放弃复仇和敌对,建设一个和平的未来。
济利禄神父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中不畏惧死亡,他说:“我们将在天堂上见,你们要诵念玫瑰经,代我问候所有人”。济利禄神父也是其会祖奥廖内神父(LuigiOrione)册封为圣人的见证人。
他强调向其他文化和宗教持开放态度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我们天主教会同意这个看法,即其他文化和宗教也以不同的方式蒙受天主启示的降福,好能理解生命和生命之神”。在这方面,周枢机提到利玛窦神父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