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有这样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两辆马车同时陷入泥坑,前一辆车的车夫立刻跪在地上祈求天主助佑,而后一辆车的车夫却急忙拿起铁锨铲除车轮前的泥泞,再将远处的干土扔向坑中。
在她最痛苦的时候,就让我们给她读圣经故事,稍好一点儿时就唱圣歌,那首《感恩的泪》她歌唱至今。我们焦虑过、心痛过,但没有悲伤和埋怨,只有接纳和喜乐!是仁慈的天父以他的大爱抚平了我们破碎的心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小故事:阿呆一天驾车出差,在一个十字路口。恰好遇上红灯,虽然路上倒是没几个人,阿呆还是规规矩矩地把车停在横线后面———等待着。
从我儿子身上遇到的二则故事,验证了耶稣许诺的真实性。寻找住房的难题我儿子叫晨曦,九十年代初赴德国留学,享受德国主教团对第三世界国家留学生提供的全额奖学金,家属还可以陪读,供给生活津贴。
圣像正中的圣母端庄美丽,周围从左到右依次列着十五幅小图画,每个都是一个小故事。我会一幅一幅去对比,看看圣母的衣服有没有换过颜色;我会拿放大镜去看欢喜三端里面的小耶稣,和其他的圣诞像里面的有什么不一样。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在她还很小的时候,曾有一个很幸福的家,但有一天,爸爸和妈妈忽然吵架了。妈妈瞪着爸爸吼道:“我就是喜欢他,我们一定要离婚!”她和弟弟被这忽来的一幕吓哭了。
这不是一首无意义反复、回环吟唱的儿歌,而是关乎一棵成为家的大树、一对贫弱母女悲惨而又温暖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德肋撒修女———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
首先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表演了故事《嫦娥奔月》,孩子们一边认真聆听主持人老师的故事讲解,一边仔细地观看故事情节,还不时为大哥哥大姐姐的表演鼓掌加油;接着老师教孩子们吟唱李白的两首诗《古朗月行》和
这原本是一个兄弟日益情深的美好故事,结果却以悲剧收场。教宗指出,这个故事从小小的嫉妒开始:加音感到恼怒,因为他的祭品没有取悦天主,心中便开始酝酿这种情绪。他应该控制这种情绪,可他却没有这样做。
这是一个爱的故事,这故事源於祂为我们降生成人且死而复生。今天,我们藉着创伤进入天主的奥秘,明白慈悲并不是祂的其中一个品质,而是祂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