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神父发出一句骇人之语,所谓的‘缺德’是指缺信、望、爱三德,无论神父还是教友,在这方面必须努力,教会发展才有希望。此语可谓振聋发聩。不是吗?
临终前,这个老人拉着特里萨的手,用孟加拉语低声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谢谢你,修女。”
这个开封犹太人用希伯莱语和利玛窦做了宗教方面的交谈,利玛窦发现这个开封犹太人读某些字的发音略有不同,或许他的发音更为接近古老的发音。艾田的几位开封同胞,包括他的亲兄弟,也都非常精通希伯莱语。
这些虚伪的人对于耶稣说税吏和娼妓要比他们先进天国的话语感到愤怒,但他们随后偷偷地去找税吏和娼妓,或是发泄情欲,或是做生意。这都是在暗地里做的,他们表面纯洁无瑕!这些绝非上主所愿。」
相遇学校希望将心灵的语言、手的语言和思想的语言,和谐统一起来。愿每个人、每个儿童、每个青年都能想其所感和所做,感其所想和所做,做其所感和所想。
同时在教唱或领唱歌曲时也总是唱保禄宗徒的那句语录歌:应常欢乐,不断祈祷,事事感谢!(得前5:16-18)不知这不断祈祷和越多越好与死念经,念死经的区别在哪里?难道和自己所唱所念相同的才是活的?
第二天早晨,她又回复我《致恩师》:清晨启机读君语,言切谦逊动吾情!知尔日月惦愚顽,热泪盈眶感恩人。两天后又收到她发来的信息:日来月往如流水,万死千生无限情。此身不向今生度,更于何处起深行。
青年们展现他们的欣喜雀跃,特别是以义大利语、富有节奏感地呼唤教宗名号,表达他们对教宗的支持拥戴。
但是,我总觉得圣堂内供有圣体,教友与主倾心交谈,得怀有不敢大声语,惟恐伤主心的心态。圣堂是圣神的宫殿,是天主的家,我们教友来到圣堂,首要是恭敬天主,对越天主,把在圣堂停留的短短个把小时全心献给天主!
不过,为了解沉默的这一尺度,人必须学会在内心和外表缄默不语。这在今天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教宗说:我们的时代不利于收敛心神,甚至有时给人的印象是,我们害怕片刻离开填满一天时间的话语和画面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