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传播基督的福音,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病榻上仰卧执笔写作,著作颇丰,据本人不完全统计有:《清代禁教期的天主教》、《美好的大自然》、《十大问题》、《美好的故事》八集、《辩护真理》六集、《比约神父》、《德肋撒修女
在世界主教会议期间,教宗方济各将主持3项庆典:10月4日的会议开幕礼弥撒和10月25日的闭幕礼弥撒,以及10月18日的封圣弥撒,册封圣女小德肋撒的双亲马丁夫妇为圣人。
授课中,张教授还结合所讲的课题与大家分享了圣人圣女们的圣德,在讲到对基督徒的爱的理解这一章节时,为大家讲述了德肋撒修女的爱德故事:修女的爱不分种族、不分国籍、不分宗教、亦不附带任何条件,她让穷人在爱中生活
灵迹大圣安多尼、圣五伤方济各、印度德肋撒修女等都是在割舍、牺牲自己的幸福和优越享受中,毅然弃富甘贫,将自己的福分给别人。如此,才为宗徒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才为后世信友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实际上,许多圣人受人敬仰并不是因为他们成就了大事,而是因为他们传递了爱德,例如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我们纪念她并不是因为她在世上开办了很多慈善中心,而是因为她俯身照顾路边的垂死之人,恢复他们的尊严。
旧约中所记载的三个人物,可让我们引以为戒:三松同培肋舍特人打仗时无人能敌,等到他在德里拉家贪图安逸的时侯,便失去了自己的力量,被人囚禁起来挖去了双眼;达味登基后东征西讨,不得安闲。
很多圣人也遭到迫害和怀疑,例如圣女贞德、圣女德肋撒和真福罗斯米尼(Rosmini)。‘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认识真正的自己,承认自己是罪人就是与耶稣相遇的门。
我们看到了印度德肋撒修女,放弃了教会中学的教育工作,离开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换上印度最穷妇女穿的衣服自愿成为穷人,走进了加尔各答的贫民窟,开始了她为穷人服务的新使命。
天使嘉俾厄尔向她报喜时,也让她获悉了表姐依撒伯尔已怀孕六个月的喜讯,她立刻想到表姐一向未曾生育过儿女,现在到了老年,竟然怀了孕,而且六个月了,一定需要人照顾。
(若13:34-35)印度圣德肋撒修女说过:爱至成伤。若我们感到软弱无力,就向上主祈求力量吧!好使基督的爱能充满我们,赐给我们爱的能力。在这个爱的过程中,会令我们懂得爱那不可爱的,使自己成为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