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位班委团队4月23日,晨祷的赞美诗打破了修院的宁静,睡梦中醒来的天主的子民们共聚主的圣殿,围绕主的祭台开始了新的一天的感恩祈祷、学习与生活。
三)、“家教会”要有祭献家就是圣所,工作就是祭台,祭品就是生活中的辛劳、包容和宽恕等,而向天主祭献的主礼就是你们父母。这样的祭献才是实实在在的、为天主所心悦的祭献。圣保禄曾劝导说:“所以弟兄们!
4月12日中午时分,在复活主日大礼弥撒结束之际,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的中央祭台前方,发表了他本年度的《复活节文告》,并向罗马城及全世界颁赐降福。
在弥撒中间有阿库蒂斯的圣髑游行,完整毫无腐坏的心脏圣髑原本放在靠近祭台之处,他的父母跟随在后一起游行。
教宗发表复活节文告(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4月4日复活主日中午,在圣伯多禄大殿的宗座祭台前发表了复活节文告,然后降福了罗马城和全世界,颁赐全大赦。
就当我重抬起头望向祭台时,一副幸福的画面出现在眼前:一对年轻人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女孩子穿着自己最好的白裙子,戴着自己制作的头纱;男孩子身着干干净净的白衬衫,深情地对自己爱人宣告:我要一辈子好好照顾你!
那时,做弥撒的祭台就是教友家的缝纫机或者他们的炕桌,异常简单,来参加弥撒的教友也就20到30多位,都是他们的邻居——其实一家离一家住得也比较远,这就是地广人稀的塞北大地很普遍的现象。
圣体圣事也是很简单的,主礼的祭衣、蜡烛、辅祭、经本、张开的手臂、祭台、圣歌、人群,这一切和在那个小村庄发生的相同。
教宗圣比约五世《罗马弥撒经书》(1570年)描述「濯足礼」(Mandatum)如下:「在『拆卸祭台装饰礼』后,于适当时候,击木梆召集,圣职人员集合行濯足礼;长上为属下濯足、擦干及亲吻」。
今日上午的礼仪中,祭台两侧第一排(约20位)神父代表参礼的一百余位神父上前为新铎一一覆手。显然这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灵活应对举措,并不是礼仪的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