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分析了这个场景:门徒们要求耶稣遣散群众,让群众自己想办法充饥。耶稣却要求门徒们给他们吃的,祂问门徒们:你们有多少饼?去看看!耶稣是非常实际的人,祂请门徒们计算一下,而且再三请他们计算。
他谈到耶稣透过为门徒们洗脚的举动指示我们如何善度信仰生活,勉励我们互相宽恕,为贫困弱小者服务。当天有5万多名信友在阳光明媚的圣伯多禄广场参加了接见活动。
晚上夜深人静,我怎么也睡不着,那位老人感激的笑容不时映在我的眼帘,我感到心满意足,感到自己今天过的很有意义,很快乐。那么一点小事,怎么能令人如此快乐呢?
今天福音叙述第一批门徒的召叫(参阅谷1:14-20)。耶稣公开生活开始时完成的第一件事是召叫他人连合在自己的使命中:亲近年轻的渔夫,邀请他们跟随他“成为渔人的渔夫”(17节)。
在福音的叙述中,我们透过一些引人瞩目的画面领悟到门徒们的转变:他们由于耶稣讲解圣经而心灵火热,他们睁开眼睛认出了祂,最终,踏足前行。
我们以全世界青年的聚会作为最後的一项庆祝活动,因为我们慈幼会士的工作主要针对贫困和遭遗弃的青年。我们组织人数众多的大型青年聚会的机会不多,於是决定召集慈幼青年运动的青年领袖来参加聚会。
教宗本笃十六世于2006年的夏天﹐在三次例行周三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教导我们认识这位「耶稣所爱的门徒」。教宗解释:这位耶稣所爱的门徒宣讲的中心即为「天主是爱」。他要让人看见不可见的天主。
念经前,他向在炎炎烈日下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说,跟随耶稣意味著不要往后看,做耶稣的门徒意味著随时准备好、意志坚定而果断,以及总是在行动中。
「耶稣显圣容帮助门徒,我们也知道,基督苦难是痛苦的奥秘,但最重要的是,耶稣是无限爱的恩赐。耶稣在山上显圣容,帮助我们更明白祂的复活。」
因为没有他,我的内心世界将是一片漆黑,永远看不到光明的边缘。主是慈父,是朋友,是我最亲最亲的伙伴。有了主,我生活在光明的世界里没有痛苦,没有悲伤,没有愁烦。有了主,他将伴随我走过一程又一程的人生旅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