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后邀请信友们祈求这恩宠,即“祈求圣神,让我们存留在上主内;赐予我们分辨圣神与世界之神的恩宠,认清是什么在我们的内心推动。愿我们的心灵不成为一条路,而是我们与天主相遇的场所”。
教宗最后邀请众人「向上主祈求恩宠,以免陷入冷漠」。愿上主的恩宠促使「他人受苦的消息进入我们的心中,触动我们,从而为他人做些事」。
在这个或那个人物、这个或那个境遇中识别出自己,乃是一份恩宠。“《圣经》不是为泛泛的人类而写,而是为我们,为我、为你、为有血有肉的男女而写成的,这些男女有名有姓,就像我和你一样。
迦拉达人深知,对基督的信仰是经由宣讲福音而来的恩宠果实。保禄的话语著重于「在耶稣死而复活的奥迹中完全彰显出来的天主圣爱」。
这足以提醒我们,敞开我们的大门,敞开我们的心,去迎接天主神秘的恩宠,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祂会带给我们什么。
「爱应不断增长,为维护婚姻之爱,最首要的不是复述教义,而是藉着恩宠的推动,使婚姻关系日渐成长,愈趋坚固。」(4)为此,有三句话是教宗的真诚建议:要懂得在家庭之中说「请」、「谢谢」、「对不起」(5)。
浪费了多少珍贵的超性财富和天主白白赏赐的恩宠“元宝”?悔恨之余,我又怎能不善用这非常有限的7年时间?怎能不尽力弥补前非立功赎罪?难道又要执迷不悟重蹈覆辙,只为吃喝穿戴和眼前的利益奔波忙碌吗?
虽然,「耶稣早已通过祂的圣死与复活为我们打赢了这场战役」,但是「我们持续受到诱惑,对天主的恩宠关上心门,以世俗的方式生活,幻想着我们是主宰者、自得其满」。
然而,单凭一己之力,我们无法宽恕:我们需要天主的恩宠,必须祈求这份恩宠。”教宗方济各2020年3月在公开接见活动中解释了慈悲的相互性。
根据《天主教教理》,死亡之际,人将面临个人审判,即依据他是否接受或拒绝天主的恩宠而受到评判。然而,救恩并不局限于那些正式认识基督的人。梵二大公会议指出,凡是遵循良知、真诚寻求天主的人,也能获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