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侨汤艾琳女士等几位华侨教友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他们通过辅友中心为短期留学美国或进修的大陆学者服务的感人故事及美好见证。辅友中心的房舍一、一位华人教友的故事汤女士出生于台湾一个老教友家庭。
创建诊所的目的:一是为解决改革开放后,在信徒中涌现的一批有志独身守贞女青年的自养问题,同时培育她们有一技之长,帮助她们实现献身基督,服务贫病,见证福音的美好愿望。
日神操避静;医院、养老院、残婴院、麻风病院服务体验;堂区善会带领日常神操训练;此外,也到其他教区和堂区牧灵实习……九位执事自2011年毕业于河北省神学院后,接受了全部的灵修培育
第三部门的职务范围只触及与圣座外交服务人员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选拔、初期和长期的培育、生活和服务的条件、晋升和离职等等。
在修院旅途中,培育者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宗对此表示:他们蒙召以正直和智慧从事培育工作,发展言行一致和平衡的人格,使学生们能够有效地背负并负责任地履行司铎使命。
教宗方济各借此机会致函与会者,鼓励她们,并邀请她们致力于符应当代需求的培育工作:一个完整的、个人的和得到良好陪伴的培育。教宗在信函中写道,若没有默观生活,教会会变成什么样呢?
他们中,有18位主教、1,252位司铎、266位修士和173名正在接受修会培育的修生。他们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北美等42个国家和地区的182个教区中努力传教。
约一百二十位与会者来自亚洲、欧洲及大洋洲的十五个地区,当中包括从事圣经培育的香港信徒。
注重培育的连续性,神父要围绕圣经为教友讲解知识点,提高加深教友的信仰。在培训学习方面以铎区为点轮流办班,加强培育教友做代父母的责任,督促代子女的信仰。
一些非政府组织从“微笑工厂”获得捐款,其中包括意大利援助儿童中心。该中心对外关系负责人切拉利女士谈了该机构的工作。她说:“意大利援助儿童中心”是在1968年成立的,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地儿童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