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景县天主堂的刘凤修女曾经这样给我们说:‘你给别人一个笑脸,别人也会还给你一个微笑的。’如果你们给客人的是真诚的爱,那么,顾客也会还给你一个满意。
第一次见到高神父,感觉就是一位农村的大叔,穿着灰色衣服,见到人就会情不自禁地搓着双手,木讷的表情中带出了他憨厚不善言辞的特性,就如同别人和他说些事情征询意见时,他总会说很好两个字一样。
凡你愿意别人给你做的,你们也要照样给人做(玛7:12)。求你的,就给他,向你借贷的,你不可拒绝(玛5:43)。通过读圣经,我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幸福,同时我也收获了别人的帮助。
平时养母经常讲述圣经故事给我们听,用《天主十诫》的道理要求我们不能打人、骂人、说谎,不能拿、偷别人的东西;不能好吃懒做夸夸其谈;要孝敬长辈,与人要友爱,尽力帮助他人。
他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劝勉教友一起到圣堂里恭敬天主,偶尔也会招来别人的厌烦,但公公依旧鼓励劝勉,他说:不想看到人远离天主。耶稣说你们要爱人如己,我觉得我公公做到了。
人性幅度包括软弱,承认自己无法自给自足,而与别人一起用餐正是向别人坦诚这种受造物的状况,有限度的状况。圣保禄宗徒提及在初期基督徒的用餐当中,每个人只顾自己,缺乏真正的分享。
但她没有气馁,紧接着第二次来我家规劝,看到母亲的执着我很头疼,烦了,顶撞她说:你真傻,别人说什么您就信什么,哪有天堂和地狱,那都是人们想象的,您愿意信就信,别再劝我了,我不信,信主能顶饭吃?能挣钱?
从心理角度爱自己的最简单标准就是在不损害别人或群体利益的前提下让自己心理舒适,情绪舒畅,并且尽可能时间长久。
然而,值得思考的还有另一种说法:吃饭为了活着,但活着却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所说的:别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却是为了活着。原文则是:别人为食而生存,我却为生存而食。
爱,是关照、体贴、关心、同情、照顾别人的具体行动的体现。爱,不是挂在嘴巴上的,也不是只写在书本上的。爱,需要付诸实际的行动,用实际行动去体贴、关心、同情、照顾别人,去体现耶稣提出爱人如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