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特性的形成中,教会与文化经常结合。这个特点,今日在宗座梵蒂冈图书馆仍可见其最好的表达。宗座梵蒂冈图书馆由教宗尼古拉五世创建于十五世纪中叶,现在将藉由出版系列图文并茂的权威巨册来介绍图书馆的历史。
基督信仰从罗马帝国的首都传遍欧洲大陆,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福音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方文明是在基督信仰价值观上筑就的,体现了人是天主子、在基督内获得永生的视野。
齐莫维斯基总主教指出:由文化思潮、经济和政治推动的死亡文化在社会中风行。当然,科学与信仰的关系并不总是协调一致,但是天主教会认为,这样的籓篱是有可能克服的。
同时,邱利卡特总主教也强调了推动和平文化的重要性。他说,需要展开教育活动,增加对和平课题的认识,动员社会各界,包括宗教组织。圣座在这项努力中站在第一线,视这项努力有助于促进和平及对抗暴力犯罪的文化。
就基督信徒临在中东的重要性,希腊东正教主教们还解释说:中东基督信徒是这个地区的子女,这里是基督信仰的摇篮,他们对阿拉伯文化做出重大贡献。
他提醒与会人士,当今文化在维护人权方面虽然取得了进步,却极力推崇功利主义和技术至上,往往不重视人的价值。
主要的是要告诉所有人,教会一向是个相遇、交流、让不同文化、文明持续相互影响、对话的场所。
教宗也强调了不赞成婚姻的新形式,这些婚姻形式不符合当地文化,改变婚姻的独特性质。教宗在他的讲话中感谢为“维护婚姻和家庭的基本价值所推动的牧灵活动,这些价值受到目前俗化现象的威胁。”
第二,献上水果,适应文化。在弥撒奉献饼酒时,也奉献了两盘蜜桃,藉此,表明对天主的感恩、崇敬和赞颂。
教宗方济各曾在讲道中指出,当今社会丢弃文化日益严重,而老人正是这种文化的牺牲品,对老人的丢弃是我们文明社会的罪行,是值得每个基督徒反思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