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对此说道:我们随身携带圣言,诵读圣言,向圣言敞开心门,向圣神敞开心门;圣神将使我们领悟圣言。
他们诵读这句话,却不明白什么是慈悲。耶稣以祂自己的方式行事,透过见证表明这慈悲。教宗接着表示,见证也会使你处于危险境地。事实上,耶稣的见证引来了窃窃私议。
“在神师的引领下,我们在隐修院中以‘圣言诵读’的方法,求圣神帮助我们、默想基督的死与复活,体会在此时此地的真我,感受与教会的一体。
我们越是诵读、默想《福音》中耶稣怜悯受苦者的事迹,我们就越加了解“上主的怜悯并非偶发行为,时有时无,而是从不间断”。因此,怜悯是耶稣的心态,是天主慈悲的体现。接著,教宗举出耶稣怜悯受苦者的具体实例。
「诵读这段福音章节时,令人震撼的是耶稣面对一切控诉,闭口不语。在穷追猛打的态度前,唯有静默,绝不能辩驳。耶稣固然宣讲、解释,而祂知道这种情况无言以对,所以祂静默不语。在沉默中,耶稣接受苦难。
(参格后4:8-9)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北京教区定2022年为“圣子年”,我特别渴望大家从圣诞马槽中的圣婴开始,逐步走进耶稣基督和祂的十字圣架;通过学习圣言、诵读四部福音、默想基督的生命奥迹,进而更深刻地认识祂
为感念天恩,让我们高声诵读一遍,圣方济各·亚西西的《万物颂》吧!我们的主上主与祂的受造者应受赞美,赐我们白昼和光明的太阳兄弟应受赞美,他公正、仁慈、美丽、辉煌,他以无瑕的光明,对我们展现造主的荣耀。
(玛廿六40-41)这是教宗方济各2月14日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开始时诵读的《玛窦福音》的段落。当天是四旬期首日,教宗省思的题目是“懒惰”,属于“恶习与德行”的系列要理讲授。
与会者在聚会上自由发言,有人祈祷,有人讲道,也有人诵读经文。戈比利亚尔主教强调了聚会中静默时刻的美妙与力量:“我相信,这是表达共同祈祷的最美方式,让你能讲述伟大与美好之事。”
先从圣经或其他有启发性的教会书籍中,读一些内容,然后对所读的内容静静地和深入地默想。然后,你转向天主,表明你的希望、畏惧、理想和对所受恩典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