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教权主义的圣职人员自鸣清高,远离人们,他们没有时间聆听穷人、受苦的人、囚犯和病患。教宗最後总结道:教权主义的邪恶是一件非常丑陋的事!
在这里,上主也向我们这些看似处於和平的人追讨因战争而受苦的我们弟兄姐妹的血债。教宗问道:我如何保护鸽子?怎麽做才能使彩虹始终是一个指引?我该做什麽才能使鲜血不再倾洒大地。我们每个人都对此负有责任。
事实上,筛选圣召也极其重要,因为如果没有真正的圣召,受苦的将是天主子民。无论如何,让司铎自由选择是否守独身绝非解决圣召短缺的方法。
(伯前2:21)若因为是基督徒而受苦,就不该以此为耻,反要为这名称光荣天主。(伯前4:16)是父母:你们作父母的,不要惹你们的子女发怒;但要用主的规范和训诫教养他们。
因此我们要明白,为所爱的人受苦受伤是爱的途径和必要的表达方式,要爱得彻底必不能拒绝牺牲和受伤害。聆听随后,堂区组织了电影《耶稣受难记》观摩活动,教内外朋友们在重温耶稣受难的经验中接受了爱的洗礼。
即使她的圣子被钉在十字架上而受苦,她依然懂得陪伴门徒,重振他们的希望,让他们坚信复活基督是我们生命的中心,也是我们使命的源泉。
教宗说:在巴拿马,青年们与耶稣和圣母玛利亚,一同背负了中美洲和全世界诸多受苦兄弟姐妹的沉重负担。其中有遭受各种奴役和贫穷的年轻受害者。
因此,各个教会的成员,因耶稣的名字一同受苦,团结一心,现在他们也分享著同样的光荣。
这一切便产生了有关基督徒受苦的意义和病人尊严的问题,以及应知道那些对身体有利的是否总能为人带来整体的益处。此外,科赫枢机也提及天主教会省思死亡问题的一些重要历程。
教宗勉励他们随时准备为他人服务,甚至乐意为圣善和正义而受苦。教宗特别赞赏这些青年志工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他说青年志工们的工作就是为和平服务的使命,这个和平永远不能说已经稳定得到,而是必须不断地缔造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