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南宁教区决定拆除独山教堂,退后100米新建一哥特式教堂,并于2005年3月28日破土动工,历时一年9个月,耗资80多万元。
消防队员在火场扑灭大火灾后老教堂仅剩残垣断壁新天安堂是一幢建于1886年的哥特式教堂。火势被控制后,老教堂似乎只剩下四周的外墙,过火面积达到几百平方米。
2010年6月,因市政规划,政府与教会协商后,为教会在景观河西岸建一座500平方米的哥特式教堂,教区正式任命杨建民神父为东胜区天主堂主任司铎,开展教务,并筹措建堂事宜。
古堡整个风格是典型的沁河流域古堡形式的建筑,入口拱门阁楼上有竖书黑底金字天主堂字样,教堂赫然屹立,古朴自然,灰砖粗石相结合倒也显得浑然一体,哥特式的风格和这古堡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1863年,广西北海涠洲盛塘天主堂建成,为哥特式教堂,圣堂正面的圣像、楹联突显了天主的全知全能。钟楼大钟铸有各种经文,为一法国孀妇捐献,早中晚报时,教友闻声,或进堂参与弥撒,或祈祷念经,心旷神怡。
在这里,有上海西部地标,哥特式的双塔建筑徐家汇天主堂,是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
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小淖村的中央,耸立着一座哥特式的耶稣圣心堂。教堂在阳光的沐浴下分外壮观、神圣。每当看到它,都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在设计圣家族教堂时,他把哥特式风格改变成一种平衡式的奇特结构,由许多螺旋状墙垛、双曲面的拱和边墙以及双曲抛物面的屋顶组成。78岁的建筑师霍尔迪·博内特在过去7年中负责圣家族教堂工程。
1927年,在当地教友的帮助和捐资下,由张士琅神父经手,将原有教堂改建成哥特式的大堂,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名曰:圣母无玷始胎堂。圣堂依泾而建,傍桥而立,建筑雄伟、工艺精湛。
教堂长25米,宽10米,高30米,哥特式建筑风格;整个院落占地面积约五亩。天主教传入本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有教友80余人,吴克星神父就是本村人。建国以前有小教堂和院落,改革开放以后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