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说,在耶稣之前,犹太子民认识很多先知,可是这位来自纳匝肋的新的拉比因着祂独特的言语使得祂即刻高於其他先知,祂的话语揭示了圣经的意义;祂因着圣神的德能给邪魔出命,邪魔也听从祂。
在整个救恩史中,先知都遭受了迫害,而耶稣本身也这样对法利塞人说。救恩史中,在以色列时代,在教会内,先知一直受到迫害,因为他们说:你们走错了路!返回天主的路吧!
如果我们将从第一世纪直到现在,所有有关耶稣的书籍收集到一起,那么,世上最大的图书馆,都容不下这么多书!你知道赞颂耶稣的诗歌有多少吗?各种语言的颂赞诗歌,可统计的就数以百万计。
今年的为基督徒合一祈祷周邀请我们反思取自《米该亚先知书》的主题那上主要求于我们的。准备今年祈祷周主题的是一个印度青年学生小组,他们特别提到印度种姓制度的弃儿贱民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特别是两千多年前的今天,我们伟大的救世主——耶稣,借着祂的降生奥迹,完成了天父亘古而永恒的圣爱计划,在人类这漫长的血与泪的历史中,祂借着一代一代的司祭、先知、民长及君王,实现了这一救世工程
今年辅祭员朝圣活动的主题选自《依撒意亚先知书》:我在这里,请派遣我!(依六8)。
司铎的职务(先知,司祭,君王)是神圣的,应效法善牧基督甘愿为羊群牺牲奉献的精神,召集所有的人归向天父,保护带领羊群,使他们得到丰盛的生命。
1.46创世纪玛拉基亚(先知书)2.27玛窦福音默示录3.知善恶树、生命树、无花果树4.无花果树皮子5.加音亚伯尔兄弟6.默突舍拉9697.哈诺客8.409.撒乌耳10.依撒格11.亚郎米黎盎12.肋未纪托辣
反思《依撒意亚先知书》最后记载以色列人在巴比伦流亡后的痛苦时,教宗指出人民需要安慰。而上主本身的临在安慰了他们。这一安慰在他们遭遇痛苦煎熬时也存在。
潘老师首先向大家阐明:《圣经》不是按历史年代顺序,而是按救恩的逻辑顺序写成;《圣经》不是一般历史,而是救恩史;《圣经》不是自明的书,而是启示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