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总主教提到亚巴郎,强调以色列的历史是从受到诱惑朝拜偶像走向信从天主及天主为他们完成的许诺,这一连续的过程。他也指出了信德的问题与爱密不可分。
不过,人因为犯罪,崇拜偶像,使自己相似偶像,以至于以会腐败的人的形象改变了不会腐败的天主的光荣”。
她是散居於世间、及经常被各种偶像所诱惑的天主子民,她经常需要倾听宣传使她归向於主的伟大工作。她需要经常被主召唤,并与他再度结合。
这就是罪,是叛逆之罪,顽固地随从自己邪心恶念行事,陷於每日的小偶像,即贪婪、嫉妒、仇恨,尤其是流言蜚语,用来摧毁别人的论长道短。
主教们谴责今天唯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文化,这种文化试图把天主赶出人的内心,提出虚假的偶像,如金钱、毒品、短暂的快乐,拒绝基督徒的理想和价值观,例如家庭。
人们一旦想用权力的偶像和仇恨的意识形态来取代仁慈的天主,就会走到灭绝受造物的疯狂地步。因此,宗教自由是一项必须受到保护的最高的善,是一项基本人权,以及对抗极权主义的堡垒。
十字架拉倒了(偶像)庙宇,推翻了(流血)祭坛,驱散燔祭的恶味。十字架播种了正义,建立了教会。十字架是天父的旨意,圣子的光荣,圣神的喜乐,保禄的骄傲。十字架比太阳更光明,比光线更喜悦。
厄肋阿匝尔在表白他为什么不吃祭祀偶像的肉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信仰见证。“在年老时,仅仅为了获得几天的寿数而使信仰蒙羞,这与我们必须留给年轻人和后代子孙的信仰遗产是无法相比的。”
比法老王更令人恐惧的是,我们为自己设立的偶像:把那些偶像的声音,误认为是神在我们内心说话,要成为全能的,被所有人仰望,能掌控他人;每个人都能察觉到这样的谎言是多么诱人。这是一条许多人走过的道路。
我信赖上主呢,还是我是个外邦人,信赖事物、自造的偶像?我还有名字吗?或者我已开始丧失自己的名字,只叫‘我’?我,和我,为我,只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