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当基督徒受迫害、被杀害,只因为他们是基督徒,而不是因为他们是信义会信徒、加尔文派信徒、圣公会信徒、天主教徒,或是东正教徒。流血的大公运动确实存在。」
教宗说:福乐的缘由,即幸福的缘由,不在於前半句的前提,例如:‘神贫’、‘哀恸’、‘饥渴慕义’、‘受迫害’等
那些因战争和惨遭迫害而逃难的人经常落入肆无忌惮的犯罪组织手中,我们应对他们敞开可行及安全的人道通道。教宗接着向在场人士阐明,光接纳移民还不够,也应保护较脆弱的移民不遭到剥削和暴力。
我们必须走出去,前往还不认识耶稣的地方,耶稣被迫害的地方,耶稣被丑化的地方,去宣讲真正的福音。在这条走出去的道路上,宣讲者的生命面临着危险,他没有生活的保障。
埃及是希望、避难、援助的标记,雅各伯遭遇饥荒时迁往埃及的历史,以及圣家携同耶稣为躲避黑落德的迫害而逃亡尼罗河畔的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
他表示,尼各老是全世界最受人敬仰的圣人之一,得到了不同教会和基督徒宗派的认可,是弱者和受迫害者的护卫者,少女、水手和儿童的主保。
很多圣人也遭到迫害和怀疑,例如圣女贞德、圣女德肋撒和真福罗斯米尼(Rosmini)。‘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认识真正的自己,承认自己是罪人就是与耶稣相遇的门。
这是一个举世期待的喜庆,修女们将其慈善的根源从意大利扩展到中国和利比亚;随后在该地区受到迫害和驱逐,再到科特迪瓦共和国、布基纳法索、厄瓜多尔,最后也到了安哥拉。问∶阿塞尼奥神父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虔诚的信仰表现在他与天主深厚的爱情上,无论是困苦、迫害或刀剑,还是死亡、掌权者或任何受造物,都不能使之与天主的爱隔绝(参罗8:35-39),正是因为有这份爱的感动和催促,保禄宗徒才不辞辛苦地将这份爱传扬并分享给更多的人
为了让信友们明白感恩圣事的含义,教宗提及公元304年戴克里先皇帝迫害时期,北非基督徒团体的信友们正在举行弥撒时被逮捕,因为那时的信友被禁止聚会。罗马总督询问他们,为何明明知道禁令,却还要做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