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课程设置内容有:马尔谷福音与若望福音有关注释及神学意义,老师前后贯穿,紧紧围绕生活的天主子耶稣基督救赎世人的意义及祂在整个生命中所展示的对罪人的怜悯与宽恕,教给了学员们更深入的祈祷方法,以获得天主圣神丰盈的恩典及如何处理灵性生命中的纠结
玛利亚一来到家中,他们心中便溢满且涌出欢乐,因为耶稣那看不见却真实的临在让一切充满意义:生命、家庭、子民的救恩…一切事物!
我们是唯一的人类大家庭的成员,唇齿相依;我们来自尘土,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并拥有天主嘘入的生命气息。然而,由于自私的缘故,我们「守护」大地的责任感日益薄弱,使得自己的生命陷入危险。
公告重申教宗保禄六世在人类生命通谕中所强调的,并说:认为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话可被推断为在某些情形下可使用避孕套来避免不愿意的受孕的看法完全是武断的,既不符合他的话,也不符合他的思想。
环顾不稳定、没有安全感和缺乏有效指路明灯的当代社会,教宗再次提出把生命的房屋及整个社会关系建基在天主圣言这块稳固的磐石上,让教会的训导来为我们领航,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追思已亡礼仪最显著的特点是每位神父可为炼灵举行三台弥撒,通过昨天神父在弥撒中的讲道,教友们明白了献弥撒正真的意义与功效,没有出现以往那样,不愿意与其他人共献一台弥撒的情况。
教宗在清晨弥撒中省思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希伯来书》的章节,讲解了坚忍在信德旅程中的意义。(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2月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省思了坚忍在生命旅途中的意义。
籍着极具宗教元素的艺术、建筑、文化,令人们追寻着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及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
教宗首先提出一个基本问题:基督信徒如何回答有关死亡的问题,这是每个时代的人对尘世生命终结的意义提出的疑问。教宗指出,基督信徒必须怀着对天主的信德和以基督死而复活为依据的坚定望德来回答这个问题。
也许只有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走的困了,累了,才豁然惊觉这个世界上人的命运是多么相似,生活是多么孤单,生命是多么的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