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143:8)为刚开始的兄弟姊妹,可以拣选一些较浅易的经文如福音等,圣咏亦是非常好的灵修材料。
教宗说:“罗马蒙召接纳所有的人,让每个人都能认出自己是天主的子女,彼此皆为兄弟姊妹。”罗马成为款待的工地教宗提到《众位弟兄》通谕,指出为这个圣年所选择的格言的诠释途径之一,正是在普世友爱中能找到。
阿尤索枢机是一位深谙伊斯兰文化与阿拉伯世界的专家,他称教宗方济各对天主教会占少数的国家进行访问,是“兄弟情谊之旅”。通过这些访问,旨在巩固宗教间的对话,而阿尤索枢机几乎总是陪伴在侧。
(路12:40,48,59)亲爱的主内兄弟姊妹们,我是一位在炼狱里受苦做补赎的亡者灵魂!在此炼灵月里我向你们恳切哀求!
有一次,有人告诉耶稣,他的母亲和兄弟站在外面希望见他的时候,他却回答他们说:听了天主的话而实行的,才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兄弟(参阅路8:20-21)。
乐在于朋友的忠诚,表现于在患难时互相扶持、不离不弃,因此经上说:朋友平时常相爱,唯在患难中见兄弟(箴17:17),如达味的朋友外方人胡瑟在阿贝沙隆叛乱时,对达味的帮助与忠诚(撒下15:31-37),甘冒生命危险解救达味
耶稣基督曾将所有的人皆称作兄弟姊妹,恰如我国古语四海之内皆同胞的含义一样,那么无论是谁的曲折坎坷、病痛忧伤、意外灾难,都值得我们这些富有手足骨肉深情的亲人在怜悯同情中刻不容缓伸出援手及时救助。
果然,玛尔大看到耶稣来到后就抱怨说:主,若是你在这里,我的兄弟决不会死!
福音选读:路加福音1:39-56亲爱的兄弟姊妹们,主内平安!8月15日我们欢庆圣母玛利亚蒙召升天的光荣庆节。
教宗在信函中对人类团体进行了省思,谈及宗座生命科学院创建的历史、进步的自相矛盾、切莫将人文主义与强势取向的意识形态相混淆、建设普世的兄弟友爱、认出希望的标记以及对话和为众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