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这种经济的先决条件是重视人的具体自由和权利,而非只看重经济自由和市场。总而言之,必须实践正义和人性尊严的种种要求,因为缺乏正义就没有自由,若不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就没有正义。
教宗对此表示说:政治屈从於技术和以谋利为前提的金融的现象表现在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心不在焉’或达成全球共识的迟缓态度,也表现在以高尚的权利诉求为面具的持续战争,这对环境,对人民的道德与文化财富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否定这些人的权利,为缅甸的民主化、以及缅甸社会不同种族之间的和谐化进程蒙上了巨大阴影。问:仰光总主教貌波(MaungBo)枢机几天前祝愿2017年是缅甸的和平年。这路途还遥远吗?答:路途依然遥远。
这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好能创造一种向众人开放的人类共生环境。
这是要逐渐放下我的一切:我的时间、我的休息、我的权利、我的计划、我的日程。谁若是接纳,便会弃绝自我,让『你』和『我们』进入生命。」
即使自己有权利随意花自己的钱,也该考虑周围人的感受。
缅甸的未来必须是和平,一种以尊重社会每个成员的尊严和权利为基础的和平,这需要尊重每个民族团体及其身分,尊重依法治国和一种能让每个人和每个团体为公益作出合法贡献却不排除任何人的民主秩序。
这需要你们充满热情地尊重人的权利,追求正义,不断增加耶稣所赐的爱与和平。教宗对缅甸青年提出一个挑战,要他们回答圣保禄宗徒在第一篇读经中提出的问题:人若从未听到祂,又怎能信祂呢?(参阅:罗十14)。
「然而,我描述了种种处境,包括权利、没有人受到排斥和国籍;这样我就能在私人会谈中谈得更深入。
在很多国家里基督徒没有权利。你如果佩戴十字架饰品就会进监狱,而今天有些人只因身为基督徒便入监下狱、被判死刑。今天因此遇害身亡的人数比教会初期的殉道者来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