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天的第二篇读经中,圣雅各伯宗徒概括地告诉我们怎样才是真虔诚,那就是看顾患难中的孤儿和寡妇,以及保持自己不受世俗的玷污(参阅:雅一27)。
在书中,他还研究了耶稣的肤色、发色、身高以及衣着会是怎样的。泰勒在《爱尔兰时报》(TheIrishTimes)上写道:有关耶稣的早期绘画,它们为今后继续以一种方式描绘耶稣奠定了模板。
期间,大家就各学习班(基基团)以何种因素划分、怎样保持慕道班人员领洗率。传道员的培育、南北神父的牧灵压力等问题展开讨论。
路加福音给我们讲述了:复活的基督怎样在通向厄玛乌的路上与他两个垂头丧气的门徒相伴而行。他没有试图重新唤醒他们破灭的希望,而是给他们解释:“默西亚的光荣”(24:26)与他们所想象的完全不同。
圣女嘉诺撒玛大肋纳曾说:“假如你静下来,深思一下基督怎样救赎人类,而且为了这个救赎,付出了什么代价,那么你一定也会赴汤蹈火地去拯救人灵。”
有一天,他问神父一个问题,因为那个神父在讲道时说:“那些很好,很有美德,而且相信上主的人,将会上天堂……”讲完道之后,柏凯问神父:“如果一个很好,很有美德,但不信神的人会怎样?他们会去哪里?
为此,汤汉主教提出了5点建议:第一,司铎在做什么事之前,先要致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就是要抗拒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说的“行动主义”的诱惑。
在这两年中日复一日,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他的旅途是怎样的艰辛,跋涉千山万水,换了无数双草鞋,经历千难万阻,吃尽了无法计算的苦头。他做出这种壮举和牺牲,需要有多大的决心、毅力和勇气啊!为什么不坐飞机?
我其实心里很好奇,中国的圣贤们在天堂里是怎样过中秋的。他们大概也会摆上一次宴席,与月共舞,对酒当歌吧!天主大概也会在他们之中,并会向他们说:节日快乐!
有一回,教宗在波兰访问时,一名大学生问道:大学里有许多同学是无神论者,要怎样说服他们?教宗强调,言语是最后的办法,第一步是生活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