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顾60年代的教会生活以及他对大公会议的情感和希望说:我们去参加大公会议,不但怀着喜悦,也充满热情。那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期待。我们希望万物更新,一个新的五旬节,教会的新时代的确能来到。
有些地方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情形:信友很孝顺也很本分,已故的父母亲或老祖宗周年纪念日到了,想要为他们念经祈祷,求天主宽免他们的罪罚,赏赐他们早日脱免炼狱之苦升天享福,但苦于不会念经,就请人把所念经文录入磁带,然后在那一天,十字架前点上蜡烛
遗憾的是,有的人活得像物,不像人;而有的人虽活得像点人,却不像神。既然人是神的肖像,那么,不像神,就不够像人。被利益、效益、权益和己益的社会所益化的人,就像物。他们争分夺秒,生怕丢了寸金难买的寸光阴。
第三主日点粉色或白色的,其他三个主日点紫色的。但它本身不是教会礼仪上的必须品,而只是从德国传遍欧洲,又传遍各地的民间家庭习惯,以增加期待圣诞的气氛。
老会长却说:“我是个大罪人,以前做过很多对不起天主的事,也该做点补赎啦。”和老人接触的几个小时里,没听他说过一句关于世俗的话,一开口便是天主的事理。
除了浇水,偶尔松松土,弄点买菜时从菜贩那里划拉来的泥土算作施肥,我几乎不会别的。反正朋友们都说了,这种玫瑰换了地方就不会开花,我也就不再抱什么奢望了。
由于家庭负担较重,几个孩子上学,他让爱人也做点小生意,增加收入。
那里居住人口分散,他所管辖的堂口及弥撒点众多。遇到四大瞻礼,他要奔赴各地堂点举行弥撒送圣体,有时一天要举行七八台弥撒。在他任职期间,先后盖起两座教堂,由他劝化领洗的慕道者有500多人。
我愿意向你们谈论的第二点正是:不要害怕!我们不是少数群体吗?但我们愿意传教,让别人看到我们是怎样的人。
教宗反思的第二点是:“让爱来改变自己”。这吸引人且是白白赐予人的爱,令人改变。教宗说,“耶稣为我们死于十字架上便是一个最好的实例”,祂“交付了一切,为使一切都获得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