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亚洲:华语圣经团体积极向青年人推广研读《圣经》
2007-11-26

目前,最常用的华语《圣经》有方济会设于香港的思高圣经学会的官方版本,以及澳门乐仁出版社的《牧灵圣经》。

十字架的故事
2008-03-13

去用苦难为自己的生活作证用十字架来揭昭经师法利塞人及俗世的虚伪与欺骗因为他们的方法从来都不是通往真理的路他已告诉天父凡在十字架的道路上坚持到底的儿女他要他们坐在自己宝座的左边和右边[page]十字架压在他的肩头成年的他背起十字架没有半点勉强因为他知道 他正为此而来他多么希望自己的门徒们明白人间世的痛苦是通往天堂的阶梯背十字架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在生活中他

三钟经的感想
2008-04-09

天父还要赐给我们每人的小十字架,这小十字架是天主给我们化了妆的祝福,在生活当中要明白父的旨意,我们要采取服从、接纳、感恩、信赖、交托和宁静的态度来对待,十字架经常是伴随着痛苦,所以我们要在痛苦当中学会服从

教宗清晨弥撒:牧者应懂得告别,不把自己视为历史的中心
2017-05-31

教宗最後祈求说:注视这如此美好的榜样,让我们为牧者祈祷,为我们的牧者、本堂神父、主教,并为教宗祈祷,好使他们的生命成为一种不妥协的生命、一种行走的生命,但愿他们不把自己视为历史的中心,如此他们才能学会告别

教宗敦促梵蒂冈听告解司铎总是宽恕
2024-10-28

举例来说,宗徒之长圣伯多禄经历了个人的挫败后,寻求宽恕、学会谦逊(参阅:路廿二56-62)。教宗邀请在场的听告解司铎先把自己看作是“忏悔者”,始终寻求天主的慈悲。

专稿:假如我是教宗方济各
2014-10-03

假如我是教宗方济各,为了在中国的天主教,我会效法利玛窦神父的精神,学懂得国人的酱缸文化。这酱缸文化,在柏杨的笔下,被描写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海外有多座华人圣堂?
2012-05-25

教友的组织为“北美华人天主教教友联会”,此外,旧金山还有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

罗马:教会新增三位真福、十位可敬者
2013-12-11

他们是毛里齐奥•玛利亚•利玛窦•加里古(MaurizioMariaMatteoGarrigou)神父,圣母怜悯会创始人;克莱门特(Clemente)神父,本名温琴佐&bull

论天主教的对联文化
2003-04-30

明朝时期利玛窦经印度来到北京,当时为了传教方便,他尽量迎合中国的传统风俗,因此传教工作颇见成效。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对传教士们极为欣赏,特为天主教撰写了不少有名的对联。

西安南堂建堂300周年庆典之三:举办历史讲座
2016-10-06

此后,罗明坚、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雷鸣远等一批批、一代代外籍传教士相继入华,随着一座座教堂、医院、会院的相继落成,福音的种子开始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