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态度毫无益处、无济于事,拒绝在当下作出贡献,与我们忠信子民的痛苦现实脱节」。耶稣明白门徒们的所思所想,提出了一剂解药来治疗争权夺利和抗拒牺牲的毛病:也就是请一个孩子来到他们中间。
每当我们放弃我们所喜爱的某些东西,使别人,尤其是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获得益处,天主会对我们作出百倍的回报。
总之,天主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所安排的一切必定为我们的益处,只是我们不容易即时明白,常常事过境迁恍然大悟,其实每件小事都值得认真地对待,都有永恒的价值;其实顺境和厄运都是恩宠,都应该去感谢。
只有这样,在为公益服务中担任领导角色的基督信徒才能使社会因着他们的贡献获得益处。
要是说,一方面人类享有的益处无可否认,并且教会也为她所带来希望的理由得到新的激励的话,另一方面却也看到令人忧虑的对神圣意识的丧失。
你们的举动不使用许多言词,却发出了一个讯息:不为自己的未来谋求益处;陪伴落在后面的人才能增进众人的发展。”教宗指出,对抗饥饿必须与抵制浪费同步进行,不能消除一个,却不阻止另一个。
这展现出服务的意义在于为他人奉献自己,不求自己的益处。服务是一份荣耀,「基督的光荣是服务到底,自谦自卑,直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天主的子民也是仆人。
想著那些给我傅油的子民,对我有益处,令我摆脱自私。显然我也有自私的一面:星期二来了个听告解司铎,当时我表明了这类型的事。我想到自己当下和往后的职责。
他恳请全体公民和各方势力团结合作,坚信「恶绝不会拥有最后的话语权」,以及「一切都是为了增进爱主之人的益处」。
这种自由植根于自我而不是造物主,不寻求他人的益处。枢机指出,把宗教自由只看成是“不受强制”,这只是局部的理解。宗教自由的积极意义是“需求真理的自由”、“信仰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