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它诠释为一份乐意之心,准备就绪为那个在世上生命处于末期的受苦者作陪伴,并以一种方式为他提供协助,应该尊重和促进病患者在本质上的人性尊严,以及他们成圣的使命,如此才是他们存在的最高价值呢?
其中,无论那些愿意出手帮忙,还是那些不愿出手帮忙最小弟兄的人们在世末的审判(进入和无法进入永生)时,将面对两种情况:最后审判那些富有同情心而热心出手帮忙者被称为“义人”;那些冷漠无情而拒绝出手帮忙者被列入
他继续说:我十分清楚,这项职务因其精神本质不仅靠言行来完成,也靠受苦和祈祷。此处也谈到这项牧职的受苦和祈祷价值。
如果我们期望分享基督复活的恩宠,我们首先必须参与他的苦难,不愿意跟随基督受苦,却妄想跟他一起享福,这是不可能的!是虚妄!
在门徒班指导司铎苏圣意神父的倡导下,大家本着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肢体就一同受苦的大爱,现场奉献爱心捐款1850元。
炼狱亡灵的受苦,是暂时的事,他们的名字已经记录在永生的名册上。一旦受苦期满立即升天享福。
这些会晤体现了两个要点:首先,人类基於战争和暴力来解决问题的错误政策导致严重後果,带来巨大的人类苦难;其次,有很多慷慨的人也乐意提供帮助,表达自己的善意,让这些离乡背井的团体可以继续生活,尽可能少受苦。
让我们本着教会共融的精神,如圣保禄宗徒所说的:“若是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都一同受苦;若是一个肢体蒙受尊荣,所有的肢体都一同欢乐。你们便是基督的身体,各自都是肢体”。
从媒体的报导,我们看到那么多人在受苦,邪恶的力量极为强大、甚至势力遍布全球。敬爱的教宗,恶究竟有没有限制呢?“天主的仁慈”就是恶的界限。天主亲自来拯救人,天主子降生成人进到我们人类的历史中。
正如她始终伴随她在十字架上的圣子,她也总是如此伴随她在斯里兰卡的受苦儿女。」教宗强调,马杜圣母朝圣地是「我们母亲的居所」,所有朝圣者都能感到置身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