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月的实践,教友们都感觉受益匪浅,对耶稣基督更认识了,灵性生命改变了。由于我们没有活动场所,教友搞什么都在圣堂里,很不方便。
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已经越来越形式化,感觉就是打着学校的名号,寻找一个集体出游的机会。既能结伴游山玩水,又能有一点小资助,何乐而不为?
还有一位中年人,她说人死了又没有什么感觉,管他呢!从这三个人身上是否能找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知、骄傲、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实在是愚蠢到了极点!这是他们信仰冷淡的根本原因。人真的没有灵魂吗?
那是什么感觉?当然了这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似乎是个比地狱还要残酷的概念: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孤独的日子是不好过的。不过世界上就有这么一种人,要独自过一辈子。
苏哈里枢机解释说,选择友谊主题(若15:14-15)的原因是「以某种方式说出真相」,「作为印度尼西亚人,我们感到兄弟般的感觉和良好的社会关系被「仇恨的言论打扰了」,仇恨言论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了,但是现在突然又出现了
这条道路给予我们一种感觉,就是自给自足和把享受生活作为终极目的。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是虚幻的,我们很快就会意识到,离天主越远,我们在生存的重大问题面前就显得越无助和软弱无能”。
祂要他们警惕一种危险,教宗告诫道,这危险“也一直潜伏在我们周围”,就是陷入疯狂地“做”、“不停地活动”的陷阱和“效率主义”中,在这些方面,最重要的事是获得成果、感觉自己是绝对的主角。
如今儿子已经上了大学,费用相应增加,英子风里雨里在奔波,而英子的婆婆,这么多年早已习以为常儿子照顾,从未考虑儿媳的感受,只要英子老公一回到自己的家,电话就催来了,这里不舒服那里好难受,老公也无可奈何,有时也感觉挺愧对老婆孩子的
这份受保护的感觉进一步扩大,我看到祂的身影自如地游走于饭厅、客厅和书房,感觉到主很渴望来我家作客,与我共度那八天。“为人这是不可能的;但为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
在世青节,我们感觉亲如一家人。”教宗与天主的亲近在世青节全球聚会后,很多人发现自己的圣召。玛利亚加大利纳修女分享说,那段紧凑的日子让人有机会加深认识,在灵性和人性上有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