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荒原星语)
据《子不语》记载:乾隆二十年的大年三十晚,一位侍郎受命视察黄河。这位侍郎向来勤勉尽职,他率随从四人,手持火把灯笼,踏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枯草黄叶,甚感淒凉难耐。
才子能知尔,愚夫可语哉。多生曾种福,亲得到天台。”诗写成后,许多好事的人争相传颂。第二年,王生又去收租,再次经过那家酒店时,店主见了非常高兴。
三.中保司祭(来6:20-10:18)在希伯来书中,作者用了近四章的笔墨阐明基督乃是升入高天的大祭司,永远之新约的中保。
这和圣子的话完全协调,依希伯来书,圣子来到世界时向父说:「牺牲与素祭,已非祢所要,却给我预备了一个身体……天主,我来是为承行你的旨意」(希10:5~7)。
为此,信德文化研究所与各地举办外文弥撒的教区、堂区及团体合作,尝试从参与外文主日弥撒的外籍教友的数量、地点、语言和时间情况着手关注。
仔细体味可以发现,感恩经通篇都是基督以自己的口吻在赞颂和祈求,其氛围仿佛当年在宗徒跟前默默心语,又仿佛只身一人在旷野不眠祷祝,主圣父,你是一切圣德的根源,我们恳求你……在这至圣之日
他们说异语,讲先知话,因主的名治病驱魔,这就是圣神的能力。谁说话冒犯圣神,今生和来世都得不到赦免。(玛12:32)教会的能力来源于圣神,而圣神的降临则来源于我们热切的呼求和同心合意的祈祷。
(默1:8)当代神学用更简明的语言说:天主就是存在本身。
不是言,也不是语,是无声无息的消息。它们的声音传遍普世,它们的言语达于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