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他高举着双手,脸庞向右朝下观望着……他的形象和身影,就像是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的那第十二幅苦路像。不由得,我的心跳得更快。接着,从遥远的天国传来了震撼人心的声音:“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请随我来!”
方济各小兄弟会会士朱利奥·米凯利尼(GiulioMichelini)神父应邀带领这次避静,默想玛窦记述的耶稣受难、死亡与复活。
这次重建时,又在尖山上增建了长达200余英尺的石阶盘路。圣堂下方路南侧竖立起了高3英尺的巨型耶稣苦像,及站在十字架下的白色圣母像和圣若望宗徒像。
教宗指出,爱和感到被天主所爱激励我们渴望“心中有他人”,而我们在四旬期默想的基督苦难正是服务使命的“泉源”:那被钉十字架的基督生活在穷人、受排斥者和饥饿的人当中。
在朝圣期间,科马斯特里手里拿着一份圣母在1987年启示给路济娅修女的讯息的副本,讯息内容是关于圣母无玷圣心的胜利。圣母玛利亚请那些依偎在她身边的人为此目的而做奉献。
在中山圣母堂祈祷后,我们沿着曲折的苦路敬拜而上,耶稣的种种苦痛重现在眼前,身临其境的我们没顾及跪在石地上的不适,没留意两边的胜景,心情沉重……多么希望我们的忏悔能减轻耶稣的痛苦;多么希望我们的改过能宽慰圣母的忧伤
常如《献心诵》中向耶稣圣心所念的:尔首载棘兮,我欲安华枕;尔求辛苦兮,我苦则不宁!真正感到惭愧的是,高尚志向立了几十年,但毛病却改去的不多!诚如师主篇中所述的:今日告解了,明日又犯那所告过的罪。
也许是圣神的引导天主的安排,在这个节骨眼,我的代母来到我的床头,把我唤醒,给我讲了怎样忍受病苦,效仿耶稣走苦路;要爱近人,苦求圣母可怜和大圣若瑟主保保佑。
这两位英雄,以信仰为动力,前者为了爱耶稣,后者为了爱耶稣的兄弟姐妹们,信念坚定,追求执着,超越人体极限之精力,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和难,效法耶稣为救赎世人,背十字架走苦路,锲而不舍走征途,用其步履和足迹
圣座东方教会部部长桑德里枢机主教亲自主持这场教务会议﹔宗座拉特朗大学校长达尔科沃格蒙席带领宗主教选举人默想初期教会团体——教会与每个基督徒团体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