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的要理讲授继续以家庭为主题,配合即将来临的圣诞节,这一天他谈了纳匝肋圣家。天主选择了一个家庭教宗指出,天主选择在一个人类家庭中降生。
就在同时,有位蒙古族的喇嘛却真的成了天主教神父,他是遣使会士,也是由喇嘛成为司铎的第一人。这位司铎曾经是真正的喇嘛,他就是凤伯多禄神父。
在未落实教产之前,他自愿把自己家的房屋拿出来作为教堂,以供本村及邻村的教友来此祈祷诵经。后来他又为落实教产的事情忙前忙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风餐露宿,骑着自行车到两百里之外的石家庄跑了无数次。
这段福音记述了耶稣讲的一个比喻:有一个家主设了盛宴,但是受邀的客人以各种籍口推辞并拒绝了他的邀请。于是,家主吩咐他的仆人招来贫穷和瘸腿的人坐满宴会厅,享受主人美味佳肴的款待。
甲:三人小组的白玉兰, 处处事事做表率, 到病友家中去走访, 把主的大能来宣扬, 扔掉偶像归向主。乙:(白)这可用的是真功夫。
4月3日,济南教区洪家楼天主堂惊闻圣父教宗去世的消息。神长教友怀着沉痛的心情,于次日为教宗分别举行了弥撒和烛光祈祷仪式。(济南教区洪家楼教堂供稿)
其中一个无价的价值观,是孩童们在团结家庭内享有的宁静和安全感。本笃教宗回忆说:「我们家人时常一同旅游、行走。我们住在一座森林附近,这样一来在森林里行走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有远足和游戏等等。
父母有责任养家,子女也有责任兴家,所以子女会以读书为自己的责任,界线分得很清楚,在学校遇到问题就要自己去面对,不用父母担心,有疑难也会亲自找老师请教,不用事事由父母出头。
在《朝圣路上佛教徒》一文是说过,我娘家和夫家祖祖辈辈都信佛,拜惯了观音,拜惯了菩萨,就在去年四月份跟随教友去上海佘山朝圣,因为有天主的恩宠,圣母的护佑,我的晕车毛病,在朝圣路上消失,使我要成为一名教友的决心涌上了心头
他们现今处在炼狱中,而炼狱并不是第二层地狱,而是一个也属于快乐的家,因为炼狱不是别的,就是天堂的前厅。记得我的老本堂神父有一次说:炼狱生活就像是在获准参与圣人的欢庆之前,应该作的一次大避静退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