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圣髑前深情咏唱《圣女小德肋撒歌》,一位将要升六品的刘修士伴奏,悠扬的管风琴与团员们美好歌声回响在圣堂内……南京石鼓路天主堂的天牧合唱团,是2016年底在原来唱经班基础上,招收有声乐特长、愿意来教堂学唱圣歌的歌友共同组合而成的
负责运送圣母像的是圣伯多禄和圣保禄协会的青年,罗马教区的歌咏团以咏唱圣歌相伴,公教进行会的青年、一些新婚或待产家庭和一个出了修会圣召的聋哑人之家则轮流祈祷。
乐队锣鼓喧天欢呼赞颂,圣堂祭台前布满芬芳的鲜花,唱经班的歌声高昂悦耳,教友们共颂圣歌来庆祝耶稣的死而复活,同时也相信自己会如耶稣基督一样在将来同主耶稣一起复活。
上午10时,来自南城堂区、嵩市堂区的乐队吹起动听的圣歌,游行队伍缓缓走进圣堂。李主教祝圣了新的圣水、读经台和祭台。
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圣乐讲师赵彦江神父,向大家讲解了弥撒当中礼仪选曲的重要性,圣歌咏唱、教友生活用曲和弥撒曲的不同职能及在礼仪中的作用,对神长教友们提出的困惑进行解答。
乐队在前面吹着喇叭,敲着鼓,教友们唱着圣歌,浩浩荡荡、兴高采烈前往隆丰场街上迎接圣母。
下午2:30明供圣体,郭神父引领众教友朝拜圣体,随着轻柔的圣歌,大家的思绪回到圣母台前,神父带领大家祈祷,先感恩,后求恩,为他人,为自己,为小店圣堂……大家渐渐进入了情境,将自己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奉献给圣母
在自行参观圣堂的时候,两地的教友自发的高唱圣歌,互相学习,气氛热烈。第二天早6点,大家再次来到该堂参与主日弥撒,并担当起了辅祭、读经、唱经的工作。
80年代宗教政策落实后,各地教产归还,各大城市教堂迅速崛起,不仅在城市,就是在偏远的乡村,到处都会听到读《圣经》唱圣歌。
教宗引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礼仪宪章》第一一二节的话说:“普世教会的音乐传统,形成了超越其它艺术表现的无价之宝,尤其配合着语言的圣歌,更变成了隆重礼仪必备或组成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