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去基督化、世俗主义、对基督信仰价值观的否认,以及迫害,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友爱合作具有重要价值。
接受培育的首要之务是扎根于耶稣,效法祂的服务精神,空虚自己,自谦自抑,跟祂一样服从至死,甚至准备好面对毁谤、迫害和羞辱。
的确,他们在现世生命中曾经度过神贫的生活,为罪过而哀恸,温良,饥渴慕义,怜悯,心里洁净,缔造和平,为义而受迫害。因此,天主使他们分享他的福乐。他们生前就预先尝到这个幸福,死后则完美地享受这个福乐。
当时的墨西哥和西班牙都发生严重迫害教会的浪潮,而一些集权国家也在那时逐渐兴起坐大。教宗说:“对比约十一世明智和坚强的作为,人们无不感到钦佩,他所寻求的无非是使教会得以完全行使自己的使命的自由。
为此,教宗为司铎们指出应效仿圣人的献身精神,“他为基督而饱受迫害、流亡及贫困之苦”。历经磨难,他唯一的报赏是与基督同在。由此而解释了圣保禄宗徒所教导的——“你们服事主基督罢!”(哥3,24)。
这样一来,使基督徒陷入受迫害的危险,只有呼求主才是唯一能救他们的力量:“但救我们,解放我们于凶恶。”尽管罗马皇帝和它的意识形态已经崩溃消灭了,但在当代它的阴魂仍然不散!
基督想永远接近我们,并为此付出代价:藉着在十字架舍生,他贬抑至极点;他是无辜的,却无缘无故受到迫害。现在,他从死者中复活,把圣神通传给我们。这看不见的临在吸引我们迈向上主的圆满。
这就需要我们不能漠视那些饱受战争煎熬;因信仰、种族和原籍而受到迫害的兄弟手足们的苦难。教宗本笃十六世指出,得益于社会传播工具,今天人们可以及时,甚至同时获悉世界各地的局势。
是迫害吗?是饥饿吗?是赤贫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然而,靠着那爱我们的主,我们在一切事上,大获全胜。
时任高陵县一千多人大堂区本堂的余志毅神父(现在三原教区张二册堂养病,已有85岁高龄)为了躲避迫害,非常隐秘地来到当时只有一家教友的礼泉县泔河北胡家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