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是谁?来此干什么?为什么如此礼遇?哦,我是教友,我在感受教会的温暖,我知道自己今后应该怎么做,想到此,一种喜悦涨满了眼帘。
“谁言过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当又一年母亲节到来的时候,我谨以上面的文字献给在天的母亲,以表达儿子对母亲难以言表的爱、感激和歌颂。
两口子好比双飞鸟,谁愿落个单呢?”尽管知道她的偏瘫不可能恢复了,我照例每天给她活动半小时胳膊,女儿给她活动四十分钟的右腿。孩子要上班,洗衣、做饭等我都承担下来。
但是这两个人从来没有过一句完整的交流,老人也不知道他是谁。流浪汉一只眼睛失明了,附近人都说他智力有障碍,他在这个路边“住”了十多年,但没有人知道他来自哪里。“老太太心善,真是好人!娃就认她!”
圣经上,耶稣说,谁若跟随我,当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外祖父效法主的榜样,默默地承受。无止无休的批斗,拳打、棍抡、冷冻、暴晒、火烫,但他丝毫没有动摇,每日热心祈祷依靠天主。
(若6:40)◇“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复活。”(若6:54)◇“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为此,索菲娅很困惑,在缺乏参照点时,可以怎么做或是信任谁呢?教宗表明,在做抉择的时刻,最重要的参照点是「自己的良心」。青年要「怀著满腔热血,喜乐地展望未来,作出正确的决定」。当然,生活中肯定需要冒险。
教宗首先指出,在这复活期最后一天的前夕,耶稣仍然和我们在一起并大声向我们宣告:“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罢!凡信从我的,就如经上说:从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
耶稣明确指出,“谁若不把他人视为弟兄姐妹,若不关心他的生活和处境,不分他的家庭、文化或社会背景,就‘不能做我的门徒’(同上,十四26)”。
对于撒玛黎雅妇人的惊讶反应,耶稣答说,“若是妳知道天主的恩赐,并知道向妳说:给我水喝的人是谁,妳或许早求了祂,而祂也早赐给妳活水”(1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