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到十字架上圣子的痛苦面容时,我们还会为自己的病痛和苦难抱怨天主吗?在弥撒讲道中,教宗表明了他对人类现实的深刻理解: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自己或他人生病的时候,生病是人的苦难经历。
婚配的目的就是夫妇二人携手并肩同心同德一起过日子,并不是秀秀恩爱表演一番,而是需要彼此代祷,求主助佑,战胜所面临的种种诱惑。
教宗然後指出三种偏离福音方向的道路,首先是放任自流、不想弄脏自己的手,从窗户看世界。教宗说,这种态度使自己良心平安,但不是基督徒的作为。第二种错误道路是使人对立的行动主义。
无信仰者心理分析学家里斯蒂娃(JuliaKristeva)曾说,当一名忧郁症病患扑到沙发上痛哭时,这正是在发生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他开始远离自杀的诱惑,因为泪水道出的不是死亡,而是我们对生命的渴望。
只有在基督内,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
世界的神却与圣神相反,“耶稣在最后晚餐中没有祈求天父使门徒们摆脱世界,而是保护他们免受世界之神的诱惑”,因为基督徒是在世界上生活。然而,我们如何晓得分辨圣神或世界的神呢?
教宗以他自己50年的铎职生活经验展开了他的讲话,期望有助于现今的司铎体验到天主圣神热切渴望赐予的和平并结出果实。
基督把自己奉献了给天父,也把自己奉献给了我们。我们领了他而与他结合为一,这便是圣体圣事。耶稣基督通过圣体圣事在我们身上行了许多美好的事。教会每天举行圣体圣事,只有圣周五和圣周六例外。
她在灵性的黑夜也受到诱惑,对圣体圣事产生了怀疑。在忍受了极大痛苦后,得到了天主的安慰:天主在她的神视中赐予她恩典,使她对圣体真实临在有清楚认识,如此清楚的认识令加大利娜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
朴质的喜乐接着,教宗谈及一大诱惑,也就是:把物品放在人前面。耶稣所做的恰好相反,祂“把人放在物品之前”。教宗表示,“创建圣诞马槽,是为了引领我们回到重要本质:回到那来居住在我们中间的天主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