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隆对天亚社说:「我希望失聪人士享有同一尊严。」他指出,在泰国很少人有兴趣跟失聪人士合作。在曼谷玛希敦大学修读手语两年后,纳隆在私人机构为失聪人士工作两年。
主教们谴责“危害每个人生命尊严的立法政策”,为“前所未有的文化退化”感到痛惜,这种文化将“人的自主和自决绝对化”。
卡尼耶雷修女表示,“我们相信每一位幸存者都值得拥有尊严、尊重以及重建生活的机会,我们的目标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而充满支持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治愈创伤、学习新技能并茁壮成长。”
然而,当我们将他人视为「敌人」,无视其个体与尊严而嘲弄他们时,我们也失去了带来希望的可能性。正如多尼诺‧贝洛(ToninoBello)主教所言,所有的冲突「始于人们的脸孔逐渐消失。」
我们每天都看到痛苦的面容、被摧毁的生命,以及失去尊严与和平的人们,尤其是妇女和儿童。作为怀抱希望的女性、根植于信仰,以及处在我们时代的伤痕中的女性,修女们深深感受到有必要大声呼喊、团结我们的心。
人在缺乏自由後,自己的生活境况也随之恶化,得不到人道待遇,这时基督徒就会强烈地觉悟到必须竭尽所能恢复他们的尊严。探望坐监的人是一项慈悲善工,在今天面对各种刑法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特殊价值。
“堂区应该是一个尊严之地,安全之地,一个喧嚣世界中得以安静地休憩之地。祂不仅在感恩祭中,也在贫穷的人之中。
圣座新闻室2月1日公布了教宗方济各2014年四旬期文告,指出今日人类达到“科学、技术、文化和法律的发展所能确保所有人尊严”的程度,但若不重新思考生活方式,就会屈服于“奴役”状态。
如果还有人尊严受损,生存必要条件被剥夺,未来被窃取,被迫成为难民或避难者,无论他信奉什么宗教;罗马主教将不得安宁。这份公告强调,全天主教团体的信友和牧人,要更慷慨地支持为圣地举行的年度募款活动。
一位退休的教外李姓老者激动地对信德通讯员说:我今年76岁了,虽说教堂在本村,但我很少来过,可是,透过今天教堂举办的这次活动,使我终于明白了天主不是一般意义的宗教,它不仅关注人的永恒生命,更注重活在当下,使人生活的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