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8日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作者佩特里尼谈到对话的重要性,说明《愿祢受赞颂》通谕是他与教宗方济各交谈的起点。他提到“各方对话”的必要性,掌握学术知识的人与持守传统的人之间需要对话。
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似乎失败了,但是耶稣的生命果实远超乎人的衡量。身为耶稣的门徒,我们要深信自己的生命会结出果实,纵然不能亲眼看见,但生命果实会彰显在以后的世代。
当那个小小的村庄西安河渐渐映入我的眼帘时,我的心也随着客车的颠簸在颤动着,那高高的十字架就如同上主的脉搏,在河北滦县与迁安市交界的时空中波动着。
也有企业家用他们取之社会、回馈社会的心,把努力赚取的辛苦结晶,回馈给那孤苦无依的老人和贫困的小孩,以及行动不便的人,这些不吝啬的付出都让我们感到敬佩。
教宗接见新晋牧的主教(VaticanMedia)教宗方济各9月12日在梵蒂冈接见去年晋牧并于本月参加研习班的主教,说:“我们的使命在于为教会和世界做个天主亲近人群的‘圣事’。”世人寻求天主的关怀。
教宗从本次大会主题得到启发,著重谈及荡子的比喻。教宗邀请与会者在那个回到父亲身旁的荡子身上认出自己。他的父亲早已准备好迎接他,不厌其烦的拥抱他,还给他做儿子的尊严。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以《天主经》为主轴,提出三个把我们带到信仰核心的关键词:即天父、食粮和宽恕。教宗解释说,‘天父’一词是开启天主的心的钥匙。耶稣是日用粮,是生活的基本食粮。
但想要一个人认识天主,天主的恩宠是唯一决定性的力量。我们不要依靠自己的嘴巴或能力,要知道只有天主能改变人心。但天主愿意借着人来帮助人,祂需要我们的祈祷和宣讲。祈祷是播种,没有播种便没有收获。
我的心瞬间被这久违的劝勉燃烧起来,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大声地问道:叔叔,您叫什么名字啊?我啊!哦,我是这儿的本堂神父,你叫我沙勿略神父好了,弥撒后你别走,今天有个青年聚会。
于是,在年三十和初一,留在修会总会的七位修女出发了,到这些修女家中拜年,看望我们年迈的父母和支持我们的兄弟姐妹。两天时间,我们到了威县、南宫市、临西县的12位修女家,问候拜访我们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