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愿意认识天主,看见天主的容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渴望。教宗的要理讲授从人的这一渴望出发,从旧约开始谈到新约,最后来到我们当今的人类。
这是教宗方济各「第5次以罗马主教的身分」来到这尊圣母态像脚下,「以所有罗马居民的名义」向天上的母亲玛利亚祈祷,献上鲜花致敬,感谢她在「我们旅途上的持续关爱」和陪伴。
参礼信友在前一天晚上就来到弥撒场地,为能抢占一个离教宗最近的位置。祭台前铺着五颜六色、庄严隆重的花纹地毯;祭台旁恭奉着瓜达卢佩童贞圣母像。
隐修院沦陷时,大部分的隐修士试图保命,但在那悲惨的时刻,西默盎(SimoneCardon)神父和其他五位会士却奋力捍卫圣体,以免圣体遭到亵渎。
教宗说:「在这个献给和平之后圣母玛利亚的祭台前,在这座俯瞰城市、眺望海洋的丘陵上,我们是芸芸众生的一部分。人山人海的群众从毛里求斯和这个印度洋地区的其它岛屿远道而来,聆听耶稣宣讲的真福八端。」
弥撒讲道不是演讲,而是向一个来参加感恩圣祭的团体宣讲天主圣言,让他们藉着神父的口舌聆听天主圣言。问:《福音的喜乐》劝谕多处引证弥撒讲道的内容。
(梵蒂冈电台讯)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8月30日主日上午在梵蒂冈条顿墓园的圣堂为他昔日和新的学生们主持弥撒圣祭。他用德语讲道时说:真理、爱和慈善来自天主,它们使人纯洁,它们在圣言中相遇。
身为司祭者,哪里能胜过师傅呢?同样,司祭也将受他所受的苦,饮他所饮的爵(谷10:39)。他最了解司祭,司祭要投奔他,以他为依归。他在十字架上如此孤独,却全然信赖父。他只寻求父的旨意,做父喜欢做的事。
美国华盛顿1月25日举行了传统的生命游行活动,教宗本笃十六世当天也发表推文予以支持,他写道:我在远方参与生命游行的活动,并祈愿政治领袖们保护未出生的婴儿,促进生命的文化。
南岗子天主堂迎来了北京神哲学院的牛宁和闫威两位修生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圣召之路。 牛宁修生从三方面讲述了对圣召的感悟:首先是坚持,其次是信念,最后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