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主早已在内心告诉了我的责任感。每每学院放假,本该是轻松的时候,我却总要背上一个“沉重的包”。那里面装的是我一学期的努力和成果。我知道这也是教友们期盼已久的礼物。
此时此刻,教友们的内心涌动着一种感激之情,感谢天主赏赐我们堂里来了这么一位可爱的小天使。
大过年的儿女们都穿得体体面面,而老大爷却穿着一身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摇摇晃晃地推着车子去收骨头……听了这些,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实质上教友和天主的关系,不单是表现在进堂上,更主要是表现在内心和行动上,如果心里经常装着天主,和天主有深厚的情感,一言一行都按天主的旨意办,严以律己,宽厚待人,怜贫惜苦,爱人如己。
我们敬礼耶稣圣心,不能只是抽象地渴愿以爱还爱,而应当具体地对耶稣身上这一宝贵而神圣的圣心顶礼膜拜,从而发出内心的知恩,钦崇的心情。
我认为,信仰的真谛是让我们开启心智、独具慧眼;正确认识自我,深刻反思内心;痛改前非,修德成圣。用言论宣扬主的伟大、用行为光荣主的奇妙。决不能借主荣光为自己戴花环、撑门面、摆样子。
为此,我鼓励你们时常耕耘『内心园地』,祈祷、聆听天主圣言,阅读优良读物,加深你们的信德。换句话说,你们要身体力行你们在节目中提供给别人的建议。」
在中国文化中,孟子说过:‘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恻隐就是我们的怜悯之心,希望我们能常怀怜悯之心,让心中这怜悯的种子,在内心生根发芽,结出慈悲的果实。
教宗指出,和平不仅需要耕耘,也要「奋力赢得」,作出「真正的搏斗,也就是我们内心的灵性战斗。因为和平的敌人不光是战争,还有冷漠。後者使人独善其身,制造藩篱、猜忌、恐惧和封闭。这些都是和平的敌人。」
课程中,让他们去碰触那些让他们能够积极向上的因素,安抚彼此身心上的伤害;借着不断的语言和书面沟通,说出来那些深藏内心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