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勋神父在证道中分享说:“主耶稣所承受的苦难和刑罚,是为我们的罪而舍命流血,因祂的苦难我们得享平安,祂的牺牲赋予了我们救恩,改变了我们生命,让我们知道真理。我们无论做什么,为他的荣耀而做。
教宗在贺函中最后写道,“尤其在这危机时期,你们透过你们的省思,向整个人类宣扬宣扬天国的福音,视其为我们时代救恩的资源”。
若瑟蒙天主的召叫为耶稣的使命服务,与救赎的伟大奥迹合作,真正成为救恩的使徒;同时,若瑟是“款待的父亲”,因为他毫无先决条件地接纳玛利亚,这个行动如今仍然很重要。
今年刚过完百岁的吕修女拉着本村的教友高兴地说:“看到你们今天和神父冒着酷暑来看望我们,我很高兴、很喜乐,虽然我们如今不能做什么了,但是,我们会常常为你们大家祈祷,为世界的和平和人灵的得救祈祷,为全世界的神职人员祈祷,使全人类得享基督的宏大救恩
朱神父以深厚的传教学理论,结合自己丰富的牧灵福传经验,着重介绍了宣教使命中的“六个恒定要素”:基督论、教会论、末世论、救恩论、人类学和文化,以及“三个神学类型”:拯救灵魂、拓展教会(A类),发现真理(B
教宗邀请信众将自己托付于圣母玛利亚,愿她帮助我们“像她那样,成为咏唱美的歌者、创造美的匠人,那是为世界带来救恩的美好”。(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人类在受难,等待着真正的自由;等待着一个不同的、更加美好的世界;等待着「救恩」。归根到底,它知道这个期待已久的新世界需要一个新人、需要「天主子女」。我们更了解当今世界的状况。
-承认基督是唯一使我们进入救恩的门(参若10:9),以及唯一通往父那里去的道路(若14:6)。-教会不断迈向「那昔在、今在、永远都在的耶稣基督」的朝圣之旅。
-承认基督是唯一使我们进入救恩的门(参若10:9),以及唯一通往父那里去的道路(若14:6)。-教会不断迈向那昔在、今在、永远都在的耶稣基督的朝圣之旅。主礼4.当由教区主教主持整项仪式。
教宗解释耶稣的这份叮嘱,指出那是因为福音「必须在贫穷中传报」,因为「救恩绝非富裕的神学」,而是传给每个受压迫者的解救「喜讯」,仅此而已。教宗解释说:「这是教会的使命:教会治愈人、照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