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天气晴朗,为进一步发扬基督精神,爱人如己,强化教友信仰奉献意识,丰城秀市天主堂本堂孟小兵神父组织教友前往养老院看望慰问老人。
柯文博总会长在任职期间,於1995年召开耶稣会第34届修会大会,大会上确认耶稣会为信仰服务和促进正义的使命,同时加强与其它文化对话的意识,也积极参与宗教交谈。
年轻一代是教会未来的希望,信仰更需要这一代人的传递和承接,培养和保护年轻一代人的宗教意识和信仰语言,有利于教会福音的传播和发展,更有利于家庭生命的成长,教会的团结和社会的安定。堂区神父说。
教宗在《福音的喜乐》中说:以敞开的心,聆听天主的圣言……就是要在天主前敞开心灵,而不是掩盖某些真实的、有意无意的世俗意识,以取悦于他人或自己。
以爱为出发点,并且不断以爱为依据,促进家庭团体的深切意识,支持受福音和教会信德所启发的生活方式,根据基督徒价值观而不是公共舆论的标准而培养良知;激励人们以接纳的精神,彼此并为别人行爱德的工作,使基督徒家庭
我早发现这个悲痛的事实:多少人只在主日进堂祈祷,平日里根本没有祈祷的意识和习惯。多少家庭从来没在一起祈祷过!而在平日里,多少堂口已经荒废了一起念早晚课的习惯。甚至平日里就算有神父,也没有多少人参加。
为此,务必努力提升「我们团体」的意识,以期不再有人沦为人口贩卖的受害者。人们往往对人口贩卖这种反人类的罪行沉默不语,而青年的呼声尤其能够打破这种沉默。
在共融方面,教宗指出,我们无法独自书写历史:「创造历史的是人民,而非意识型态」。
然而,我们的世界经常受到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诱惑和引领,经常失去对稳固关系和对他人承诺的意识与美德,难以理解家庭的价值。
人性尊严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人类与整个受造界紧密相连;而这之间的关系与生态意识息息相关。人类是活在关系中的生物,人的受造是为了在家庭、团体及社会的关系中和睦共处,享有同等的尊严,并寻求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