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生活中总是有贪污的诱惑,政治和宗教生活中也是如此。教宗坦白承认,不久前他与一位阿根廷的部长谈过这问题。教宗说:这位部长是正直的人,因为看不惯一些含糊不清的事情便辞去职务。
由於科学家在作研究时有自己的作风和想法,难以保持中立,教宗建议科学家进行「某种净化过程」,「好能更专注於事物的本质」,远离各种毒害理性的毒素。
在培育方面,必须「以天主圣言为基础,适应各种现况,鼓励人们与耶稣建立幸福的友谊」;祈祷则要「关心人民的所需、痛苦和喜乐,以免陷於孤芳自赏」;「牺牲不是为了让自己感到更加圣洁」,而是慷慨地「为他人行善」。
果断指的是想要做好种子的果断态度,也就是竭尽自己的全力远离罪恶及其诱惑;耐心则意味着一个倾向於不怕为给她的子女洗脏衣服而弄脏手的教会,而非一个在时候未到时就判断谁在天国谁又不在的纯洁教会。
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人,由于受世俗的诱惑,没有认识天主。怎么办呢?这就要求我们走出去,把我们在主内得到的平安与喜乐分施出去,让更多的教外朋友早日走进教会认识主。
跟随基督的另一个层面在于献出生命,因为人不能片面地跟随基督,只献出物质和肤浅的部分,却要把「自己的喜好、意见」等一切都献上。
当他们成为神父之后,虽然可以完全胜任他们原有的事业,但是他们不会陷入继续从事平信徒职业的诱惑。他们在各种知识学科上具有深度,例如在历史、自然科学、心理学、法律和社会学上,是他们过去身为平信徒的特色。
教宗向这些主教指出,「天主教会的共融是你们独特身分的一部分,有助于圆满实现这个身份,保护它不受诱惑,以免自我封闭,免得陷入排斥他人的民族本位主义」。
教宗在讲话中邀请他们提高“警觉”,切莫以为自己已避开邪恶、无需“皈依”。教宗说“一个人在家也会迷失”,那里表面上似乎井然有序,魔鬼却懂得如何使人丧失服事福音的心。
教宗举了发生在年轻人间的霸凌行径的例子,“当一个人不愿了解自己的身份,反而轻视和攻击他人的身份时,就会产生霸凌行为。当攻击和霸凌事件发生在青年团体、学校和邻里之间时,我们看到了攻击者身份的困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