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年仅15岁就决定加入加尔默罗会,由于年纪过轻,破格得到良十三世教宗的特准,入会后取名耶稣婴孩德肋撒。
信德网据亚洲新闻讯教宗本笃十六世著作《纳匝肋的耶稣》俄文版,于十二月二号,在莫斯科圣神图书馆文化中心举行发行仪式。首次发行量达两万册。
圣女玛达肋纳是一位寻找真理的妇女。圣女艾迪特•施泰因(EdithStein)曾说:“寻找真理的人,就是不知不觉地在寻找天主的人”。教宗本笃十六世从这角度看圣女玛达肋纳。
印度新德里的甘地国立公开大学最近设立研究社会性问题的德肋撒修女讲座。该大学设立这个讲座的目的,为给予学生慈善工作方面的培育。
信德网据亚洲新闻网讯为了消除堕胎所做的努力;对临终之人的照顾;对神贫的重视;德肋莎修女的事业仍然非常蓬勃,吸引着许许多多的青年圣召和自愿服务者。加尔各答的德肋莎修女生于1910年8月27日。
圣女婴孩德肋撒(亦称小德肋撒)的父亲路易•玛尔定是一位表匠,有五个子女,德肋撒最小。德肋撒生于1873年1月2日,自幼聪慧异常。她的姐姐隆尼有一次拿了几件玩具给她和西利选择。
教宗本笃十六世已经完成了«纳匝肋人耶稣»第三集的写作,书中内容是根据记述耶稣童年生活的福音作出的默想。
100年前在马其顿的斯科普里诞生了一位穷人的天使,她就是出自阿尔巴尼亚家庭的印度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今天全世界以众多的庆祝活动来纪念这个重要周年日。
在温州龙港堂区,有一位有着龙港的德肋撒美誉的姐妹——王路济亚,一直以来以印度德肋撒修女为榜样,无私奉献,默默塑造着天主好儿女的形象。
困难,考验着她张凤娥选择了肖似印度德肋撒姆姆收养被遗弃者的工作。经过四处奔走求援,张凤娥终于在2002年4月,在河南省林州市城郊乡县道村租房办起了“仁爱之家”救助站,第一批收养了4个残障者。